線權還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現在依然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困擾著易強,那就是挑戰賽級別的比賽雖然有助於增加ATP積分,但是對於系統積分來說,從衛星賽獲得才是最好的途徑,以易強的實力甚至在衛星賽中當大鱷都沒有問題,一個月的比賽攢個20幾點點數也沒問題,要知道實力相當又能獲勝的比賽雖然有,但是僅僅雙倍的獎勵也不過只有20點系統積分而已,如果真要靠著這樣慢慢積累到全部屬性都達到頂級那得要多久?
雖然不知道以後系統對於屬性的提升要求會不會再提高,不過哪怕要讓一個屬性增加到80也需要足足300點系統積分,除了精神屬性外技術和基礎屬性共有10個專案,也就是達到一流網球選手也就是世界前50名大概要用到3000點積分,300場比賽獲勝才能贏得如此多的積分,讓計算後的易強也著實出了一頭冷汗。
雖然易強經常能在網上看到一些關於網球選手每年長時間比賽的訊息,如果排除那些他查不到的資格賽,就連世界頂尖選手也面臨著每年近百場的單打比賽,易強雖然剛剛進入職業網球選手這個行列,但是單單一個半月的時間易強幾乎打了快30場比賽了,不過就算如此高密度的比賽再加上開啟進階系統的獎勵,易強也不過勉強從一個末流職業選手成為中流末端的職業選手而已。
易強雖然能夠不斷進入資格賽的正賽,但只有他的世界排名夠高足以直接參加資格賽,然後偶爾進入巡迴賽的正賽才能被稱為最低端的職業好手層次。
不過想要邁過這個層次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