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得太大了。
實際上,這事方明也有責任,若非他刻意誤導,讓玄慈以為他是報仇兼滅佛而來,也搞不到這麼大的陣仗。
“老衲任憑施主千刀萬剮,絕無怨言,還望施主放過合寺僧眾與武林諸俠!”
玄慈當即懇求道。
“晚了!”
方明搖搖頭:“我做事以形不以心,既然你已經做下了事實,無論內心願不願意,少林寺都必須為此付出代價!我看這寺廟,日後也不必存在了……”
……
熊熊!
少室山下,見著那橘紅色的火焰升騰,還有建築不斷倒塌的轟隆聲,倖存的僧侶不由淚流滿面。
其餘缺胳膊少腿的中原群雄則是灰頭土臉,一路沉默寡言,到了山下也不與少林僧打個招呼,徑自形色匆匆地走了。
實在是不匆忙不行,方明已經給中原武林下了最後通牒,若不早早投靠,便要一家家滅過去,這些豪雄家業不小,自然要回去準備。
“好一場大火,真是落個白茫茫真乾淨!”
方明騎著高頭大馬,遙望兩邊的田壟村寨。
有些奇怪的是,這些農家見到少室山大火,只有寥寥幾人趕去,其餘村民卻是自顧自地冷眼旁觀,甚至頗有些幸災樂禍的味道。
看到方明這大隊兇狠很的人馬走過,更是嚇得立即縮回家中,躲在門內簌簌發抖。
“原來如此,少林的佃戶麼?”
少林寺乃是附近最大的地主,幾乎整個少室山下的農戶都是它的佃戶,不然你以為憑著區區幾個菜園子,便能養得起全寺上千個脫產僧人麼?
“只是可惜,你們想得太美好了!”
對這些平民百姓的想法,方明卻是清楚無比:“以為少林寺沒了,以往的欠債都可一筆勾銷,甚至將寺產轉為私產?太天真了!!!就算地契債條都燒完了,還有官府呢!”
第三百六十三章二婚
佃戶就是佃戶!
或許方明一把火燒了少林能將他們以往欠債一筆勾銷,但也絕對逍遙不了多久。
縱使少林寺不重建,也還有官府呢!
這些佃戶未來的主人不是其它大地主,便是官府,再或者是數十年後朝廷封的少林方丈,除此之外,能真正抓住機遇,擺脫自身命運的人,還是太少太少。
“段小子,我看你感慨很深吶!”
天山童姥人比花嬌,騎著白馬,並行在方明身邊。
“沒什麼……只是想著如何為這天下蒼生萬民謀福祉,有些感慨罷了!”
童姥笑嘻嘻地搖頭,滿臉都是‘我不信’之色,顯然對方明的秉性清楚無比。
“哈哈……好吧,實際上,是我大理即將入主中原,在想著日後的治理……但現在看來,此輩愚鈍,畏威而不懷德,實在是好,太好了啊!”
方明揚鞭劍指,哈哈大笑。
民心易變!這是方明數次輪迴才掌握到真理,面對百姓黔首,縱使每天施以恩惠也沒用!甚至,一旦消減,卻會遭到怨恨。
也正因為如此,王安石的變法才會失敗。
一句‘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非與民治天下。’便可以為這次改革,乃至古代所有的失敗改革做註腳。
與收買士大夫階層相比,收買民心的代價實在太高,也太沉重了。
而只要與掌握天下輿論計程車人聯手,便可以輕易操縱民心輿論,從而形成所謂的‘大勢’!
正是因為見到了這點,方明才覺得很開懷。
大理國小民貧,若是真的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那也便趁早絕了爭霸天下的心思才好。
但現在,只要用皮鞭與砍刀,再加個科舉、蒙蔭之類的特權,便可軟硬兼施,將士人階層收服,從而整治出一百種大理代宋的‘天命論’來。
古代帝王豪傑一直在爭奪的所謂‘民心’,其實全是地主豪強,與讀書士子的‘民心’,與佃戶黔首沒有半點關係,這說起來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怎麼樣?童姥可願為我完成這大業?”
方明問道:“朕混元宇內之後,欲重建太學,增添諸子百家,墨工雜技,逍遙祖師留下的道統,日後未必不能成為道家顯學!”
“顯學?”
童姥詫異地看了方明一眼,這已經是要打擊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現狀的大變革!論起震動,絲毫不會比改天換地小。
“恐怕,也只有這樣的男人,才能將此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