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2 / 4)

小說:武林半俠傳 作者:蒂帆

的李秋水,也只不過能起一個牽線搭橋的作用,歷來成大業者,又怎麼可能被這點兒女私情牽掛住?

但方明所給的,乃是實實在在的前景與利益!

若能發兵分了大宋,對於西夏也是大大有利之事,此等好處,又有人作保,西夏王當然不會拒絕。

大理此時搶了兩國,糧草富足,而西夏兵強馬壯,兩者合一,再加個吐蕃,已經足以與大宋或者大遼匹敵!

“這三路出兵,若是大遼不來摘桃子的話,那大事可成!”

方明的眼中冒出了兩點火焰,他為這天已準備良久,甚至未來以南統北,也早已埋下伏筆。

雖然此事艱難,但後世都出了個心術無雙的朱元璋,能以草根崛起,以南統北,方明更不會輸給人家。

“來人!”

計較已定之後,方明當即傳下命令。

“陛下!”華赫艮當即進來,行禮。

他當年與方明相遇之後便迭逢奇緣,現在已經在大理身居高位,更兼有勇有謀,著實是個人才。

同時,這華赫艮也是對方明黑暗面瞭解最深的一個,就是因為知道得越多,此時一見到方明就越是懼怕。

“你即刻動身,趕赴大遼,我們早些年埋下的棋子,都可以動一動了!”

方明聲音低沉。

“臣遵旨!”

華赫艮一個激靈,他可是知道方明到底在大遼都做了什麼的,簡直是神鬼之機,但不敢多說,當即道:“若此次不能完成陛下所付,臣願提頭來見!”

卻是立下軍令狀,不成就死!

“朕等著為你慶功!”

雖然華赫艮心裡忐忑,但方明卻是早就知道結果,此事十拿九穩!

此時的大遼皇帝乃是耶律洪基,便是原著中與蕭峰拜了把子的那個。

而耶律洪基的祖父耶律隆緒,遼史稱為聖宗,生長子宗真,次子重元。宗真性格慈和寬厚,重元則極為勇武,頗有兵略。聖宗逝世時,遺命傳位於長子宗真,但聖宗的皇后卻喜愛次子,陰謀立重元為帝。遼國向例,皇太后權力極重,其時宗真的皇位固有不保之勢,性命也已危殆,但重元反將母親的計謀告知兄長,使皇太后的密圖無法得逞。宗真對這兄弟自是十分感激,立他為皇太弟,那是說日後傳位於他,以酬恩德。

耶律宗真遼史稱為興宗,但他逝世之後,皇位並不傳給皇太弟重元,仍是傳給自己的兒子洪基。

耶律洪基接位後,心中過意不去,封重元為皇太叔,顯示他仍是大遼國皇儲,再加封天下兵馬大元帥,上朝免拜不名,賜金券誓書,四頂帽,二色袍,尊寵之隆,當朝第一;又封他兒子涅魯古為楚王,執掌南院軍政要務,稱為南院大王。

熟讀原著的方明自然知道,雖然這皇太叔乃是個重義氣、又甚恬退的貨色,奈何兒子涅魯古卻頗有野心,最後甚至造反了一把,若沒有蕭峰救駕,耶律洪基便可以直接去地府報到了。

不過想來也是,原本應該到手的皇位飛了,換誰都得抓狂!

只不過,這次反叛原本應該發生在天龍世界的五六年之後,而在真實歷史上,卻是早已發生了數十年。

但這裡乃是武俠世界,自然還是按照武俠世界的脈絡演化。

方明便是根據這個,制定了一連串殺劫。

一方面,派人鼓動楚王涅魯古,這人本來就有怨氣,乃是一拍即合,而另外一方面,卻是收買大遼官員,給楚王涅魯古上眼藥。

這兩邊本來就有間隙,現在互相起疑,大亂已在傾刻!

只不過,按照方明的劇本,耶律洪基得了警告,強弱便不怎麼懸殊。

楚王涅魯古為南院大王,手下兵強馬壯,老爹又是皇太叔,堪稱悲情人物,也能拉到不少支援。

這兩邊勢均力敵,方明再將這層窗戶紙捅破,那非得人腦子打出狗腦子來不可!

大遼內亂,縱使遇到天賜良機,也抽不出手來對付南邊諸國了。

當然,最好的情況,還是兩邊互相對耗,將精兵國力消磨得一乾二淨,到時候方明再從容收拾北局,當真是絲毫不費吹灰之力。

計劃如此重要,任務又如此艱鉅,在遼國必然也要智勇雙全之人主持才可,方能不偏不倚,隨時調整,必要將大遼壯的拖瘦、瘦的拖死,如果能拖到方明執掌南朝,那更是再好不過。

因此,方明才將麾下最為得力的干將華赫艮派出馬,甚至,他只是頭一個,範驊、荊棘等等幫手也會隨後啟程,務必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