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此人就是原著中那個只做了一年皇帝便讓位於段正明的上明帝!
第三百一十八章真觀(月票2500加)
推這個傀儡出來,是各方面都能接受的結果。
而方明手握實權,自然也不會委屈了自己,奪得了戰後最大的一塊蛋糕!
並且,這段壽輝當皇帝,還有一個好處,便是帝位偏移!
雖然還是段家子孫,但就不是段思廉、段廉義、段延慶這一系了!
既然有了先例,那之後再偏移一次,便也是自然而然了吧?
‘這次平定西南之亂,便是極好的機會!’
歷來槍桿子裡出政權,方明既然有著問鼎之心,那兵權不能不抓!
僅僅憑藉著華赫艮的小班底與擺夷族的支援,卻是不夠!
但只要出戰為帥,培養親信羽翼的機會,還怕少麼?並且,面前還有一頭肥豬好宰。
心裡是這麼想的,方明說出來就變成了另外一回事:“唉……楊家勢大,我恐不能敵!”
高升泰當即道:“淳哥莫怕,我來助你一臂之力!”
“好!”方明大喜,恨不得發他一個一噸重的獎章:“我已經奏明聖上,保你為副統帥,打虎親兄弟,咱們雖然不是親的,但比親兄弟還親呢!”
“大哥!”高升泰淚眼朦朧的,頗為感動。
卻不知這副手與正帥,根本是天差地別!而高升泰擔任副將,那高家勢力要不要參與進去?
憑藉著軍隊的大熔爐,還有戰爭的消耗,方明很有把握將高家的積累一口吞下!
並不是方明信不過高升泰。
從他的眼神之中,他便知道這小弟之前對自己實在沒有什麼功利之心。
可惜,人是會變的。
處在高家家主的位置上,時日一久了,自然會以高家的立場考慮,這是人之常情,更無可厚非!
到時候,兩人之間的碰撞,可就是不死不休的了!
不說那時,就是現在,等到幾次戰場下來之後,高升泰也該回過味來了。
到時候,他自然就會以高家羽翼為重,對方明這個大哥產生不滿。
不滿漸漸積累,催生仇恨也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因此,方明越是重視這段友誼,越要趁早動手!
等到高升泰成長起來之後,發現高家根基已失,自然起不了造反的心思,若反之,唯死而已!
但若給高家留下勢力,尾大不掉,日後高家造反起來,少不得要滅他九族才夠!
主上對臣子的磨練、甚至是削弱,反而是保全之道!
此是御下之道,只有人主能學。
臣子勢力自然不能大過主子,否則必有反噬,家族枝繁葉茂,就必須修剪一二。
方明對此自然心裡有數。
只是,此道乃是獨行之道,古來帝王能有幾人?而臣子卻無窮盡,因此,非大毅力、大決斷、大覺悟者不能行此法,史上外戚寵臣多跋扈,日後又族滅者,數不勝數,便是此故了,此中真意,又有何人能夠述說?唯有自己而已!因此帝王又常常被稱為‘****’!
“孤獨啊……”
方明咀嚼著心裡這複雜難言的滋味,目光通明,卻是感覺《坐忘經》又有進益。
塵世百態,帝王之路,果然是無上煉心之所!
“只是……我也確定了,這《坐忘心經》絕對有著缺漏!”
方明臉上有著篤定之色:“以我的心靈脩為,都遲遲困在簡事第四之境,可見一斑了!”
這坐忘經乃是方明最為看重的武學心法之一,在他看來,整個玄真道之中,恐怕也只有一篇《玄真經》能夠與之相比。
方明於此經造詣甚深,或許他幾世為人,念頭通達,精神幽深,頗為適合此功,早些的信敬、收心、斷緣、簡事四關都是一衝而過,直到這裡才有著瓶頸,這也更加佐證了他的論斷。
“坐忘經第五為真觀之境,達此境者,有事無事,心常安泰。與物同求,而不同貪;與物同得,而不同積。不貪故無憂,不積故無失。跡每同人,心常異俗。此為宗師之要!”
所謂真觀,究儻來之禍福,詳動靜之吉凶。得見機前,因之造適!
也就是心靈脩煉到了極限,縱使冥冥中有著磨難,也能提前得知。
常人或許也偶有靈感,真如本性勃發,能預知禍福吉凶,但那萬億中無一,更要機緣巧合!
一旦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