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仲倒吸冷氣,額頭汗珠淋漓,卻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
他自然知道,此時南方大多是漢人,而北方雖胡漢雜居,但漢人的數量,自經過五胡亂華之後,卻還是如野草一般,頑強地生長起來,不斷增加。
如果說,胡人是百萬級別的話,那漢人便是千萬級別的!
若是將戰爭變成單純的人口死亡競賽,最後輸的一定不會是宋缺!
而此人如此說,便是之前就有過這樣的想法!
寇仲從來沒有比此時更理解宋缺‘舍我之外,再無他物’的道!
因為已經舍我之外,再無他物,視天地萬物為芻狗,自然便從超然角度出發,只從本性思考,不會考慮其它死傷問題。
“當然……雖然朕一意振興漢統,但將胡人殺盡,也是極不現實的!”
方明給寇仲交了底:“朕一統天下之後,敢起兵對抗的胡人氏族,自然殺盡男丁,女子全部發配為奴……頑固不化的,卻是盡數貶為奴婢……投誠的,區別對待,三代分化,再給入籍!”
“一個封閉的民族與文化,都是可悲的,我漢文化只有不斷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汲取外來精華,才能不斷進步!”
寇仲聽了,卻是皺眉:“這與慈航靜齋提出的胡漢融合觀點,又有何區別?”
“自然不同!自古入華夏者為華夏!”
方明道:“朕非絕對之人,若是有著漢人血統的胡人,以說漢語,用漢字為榮,盡忘本族風俗,三代之後,便可同化為漢民,絕不歧視!”
未來他的胡人對手必然很多。
若是打敗之後,一個個屠殺過去,不僅消耗甚大,而且還非常浪費。
精兵自然殺盡,但普通胡人平民、壯丁之類,還是發揮餘熱,盡數為奴比較划算。
有這一大批免費勞力,很多國家級別的工程,便可立馬啟動了。
又可以提拔一些胡人為管理階層,分化起來,再以不同的待遇,吸引這幫人漢化。
久而久之,倔強頑固的,在苦力活中自然做到死。
而學習漢話、漢文,積極向朝廷靠攏的,便可以給條出路,當作榜樣。
等到形成以說漢話、寫漢字、嫁漢民、娶漢女為榮風俗的時候,可以考據出漢人血統的胡人便可以給入籍了,徹底給予平等的公民待遇。
雖然,一代人做不到,但下一代,下下一代,卻是非常有可能。
如此一來,才是以漢民,漢文化為主體,將胡人吞下。
“之前北方融合,乃是胡人為主,漢人為輔,門閥政治當中,若無胡人血統,絕對無法上位!”
方明笑了笑,原本的關中李閥、還有王世充、梁師都,乃至獨孤、宇文二閥等北方梟雄,又有哪個不與胡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純種漢人要想出頭,何其難也!
這便是漢民漸漸被胡人同化!並且還以胡人為主,從漢民身上獲得滋養。
“朕卻是要一改胡為貴的局面,從此以後,無論南北,漢民第一,胡人若想上位,必須不斷清除自身外族烙印!主動融入我們中來!”
這卻是以漢人為主體,用強者的姿態,消化吸收胡人的力量。
一個是被別人吃,一個是去吃別人,這便是最大的區別!
方明深深瞥了寇仲一眼:“朕隨後便要直撲長安,若胡人敢反抗,必殺戮甚慘,少帥悲天憫人,還請為我守衛潼關,如何?”
寇仲一瞬間毛骨悚然。
知道自己態度的轉變,終於令天刀都生出疑慮。
而把守潼關,看似責任重大,但宋缺既放了一個宋邦在此,自然不會留給寇仲太多權力,便是有變,憑藉著宋邦與一干宋家軍的實力,也足以令寇仲投鼠忌器。
此時的宋缺,得了宋師道援軍之後,不需與少帥軍、江淮將聯合,也照樣可出兵三十萬。
“既然是聖上的意思,那小子便遵旨啦!”
寇仲拱了拱手,行禮退下,感覺自己的一顆心,卻是似調入冰窟,幽寒徹骨。
……
“陵少啊……你可知,宋缺居然讓我守潼關!”
寇仲回到少帥軍,第一時間就找到了徐子陵:“也不知道他是信任我,還是忌憚我!”
“讓你守潼關?難道他就不怕你跟長安裡應外合,再加上突厥騎兵,將他困殺在關中的可能麼?”
徐子陵卻是皺著眉頭道。
“因為宋缺對自家軍隊信心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