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未來在皇帝的話語間已經被宣判了死刑,別的皇子,似乎也沒有被點到的。如果說皇帝是要打草驚蛇試一試諸位皇子的反應來決定,那還不如說是在限制他們的行為在做打算,扶持一位外放的皇子回京繼位。
至於外放的哪位?還有比如今戰功赫赫的九皇子,雁南侯孟離更合適的人選麼?
再準確的猜測也僅僅只是猜測,只有皇帝孟昶才能宣佈最後的判決,如今下面的一系列皇子都是坐在下面待審的嫌疑犯罷了,等待皇帝在給他們量一個合適他們的終身職位。
這一切,都深深的埋在了繡衣使者指揮使解斌的心中,抖了抖自己那兩撇小鬍子,默默的轉身退了下去。
“別怪我啊,都別怪我啊,因為我是這個王室的一份子啊……”
看著解斌靜悄悄的退了下去,皇帝孟昶突然有些惆悵的仰天長嘆。
“千年的傳承,厚積薄發,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君主,如何能讓我們大漢帝國再次揮發屬於我們的榮耀呢?”
似乎漸漸的下定了決心,皇帝孟昶臉上的惆悵之色慢慢的從臉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便是一臉的堅毅,為了目標不惜犧牲一切的堅毅。哪怕是自己的兒子,假如他敢擋在新皇登基的輝煌之路上,那麼,自己也不會留手的。因為,如今的漢王國真的內亂不起了,本來就底盤小,人口少,如果不能在四大帝國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刻迅速拿下涼州,那麼,如果在未來和群雄爭霸天下呢?(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波府楊家
相比於大動干戈的京城,雁南道首府的陽平城內卻是因為孟離率領得勝大軍歸來,坐鎮於此而四平八穩,人民雖然在孟離凱旋而歸的那一天歡慶了許久,過後也沒有緩過來那種為漢軍的戰績而自豪的狂喜狀態,他們帶著這股興奮的盡頭,將熱情更大的投入了勞作之中,配合棗祗的屯田之術,相信他們在下一個秋天會迎來更大的豐收。
“公佑先生,若不是這幾年先生的屯田之法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必定會影響到了人民的生活,哪像如今一般,人民安居樂業,根本沒有一點戰爭的氣息麼!公佑先生真是居功至偉啊!”
報捷的鴻翎急使走後,孟離便老老實實的待在了陽平城中,一邊等待著皇帝的徵召,一邊想要放鬆放鬆,順便看一看自己的雁南道。
說實話,自從接任以來,孟離從來沒有真正的下來轉一轉,看一看自己麾下的子民生活如何。於是,閒下來也不安分的他,決定帶領著人手下去走一走,瞧一瞧,看看自家麾下子民的生活近況。
不想,如今麾下子民的近況卻是出奇的好。反正孟離不知道以前雁南道下民子民的生活是怎麼樣的,經過了棗祗三年的屯田之術的施行後,農作的收成上,比往常好了大幾成,再加上謝安的居中排程,政策上減免一些岢雜的稅收,人民的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過的有盼頭了。
雖然到不了人人穿新衣的境界,但是。吃的上面起碼不愁糧食不夠,並且因為儲存過冬的糧食不夠而‘省吃儉用’。就著野菜、樹葉,對付到秋收時節了。
‘人人奔小康’的計劃可不是現在就能提出來的。貧富差距過大,再加上田地都在富人手中握著。為了安撫他們,讓他們出糧草、出軍餉、出人手,孟離還是沒有提出什麼打土豪,收田地等明顯作死的行為。
餓死人的事情沒有發生過,並且官府的糧庫裡糧食充足,對於這種情況,孟離已經很是滿足了,所以才有上面的一通誇獎。
“呵呵。主公,此全乃祗的分內之事。”
棗祗到也是沒有居功自傲,很是謙虛的擺了擺手後說道。
看了看,依舊一套利落的青衫,再加上一個屬書生冠,棗祗的裝扮永遠的簡單大方。能力沒的說,怪不得當年袁紹多次從曹操的屬下徵辟他。再想想英年早逝以前在曹操麾下任的職位,就知道他有多麼受到曹丞相的重視了。
陳留太守,曹操前期的大本營的太守。這就說明他不但有一手糧草的屯田之術。政治發麵的能力也是不錯的,他的屬性也就說明了這一點,但是鑑於自己麾下人才如今還是夠用的,再加上目前囤糧的重要性。所以才讓他專心於此,而他,也交給了自己一個滿意的答卷。
“公佑。不要謙虛了。”
拍了拍一直襬手的棗祗,孟離只是搖頭笑笑。
……
視察完畢後。孟離陪著諸多官員在下面吃了一頓含有作秀成分的午飯後回到了府邸。
“呼~”
長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