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舒服,因為不論他如何騰挪劈刺,總是攻不進殷天正兩根鐵棍所嚴守的門戶之內,卻是半分的便宜都佔不了啊!
殷梨亭心想:“這老兒已經戰敗了崆峒五老之一唐文亮,又和四哥對耗內力,我已是跟他相鬥的第三人,佔了不少便宜,若再不勝,師門顏面何存?”便是暗下決心。
猛地裡一聲清嘯,劍法忽變,那柄長劍竟似成了一條軟帶,輕柔曲折,飄忽不定,正是武當派的七十二招“繞指柔劍”。這一路劍法,可是張三丰苦心研究的劍法,武當絕學。
這時殷天正已不能守拙馭巧,身形遊走,也展開輕功,跟他以快打快。突然間殷梨亭長劍破空,疾刺殷天正胸膛,劍到中途,劍尖微顫,竟然彎了過去,斜刺他右肩。
這路“繞指柔劍”全仗以渾厚內力逼彎劍刃,使劍招閃爍無常,敵人難以擋架。殷天正從未見過這等劍法,急忙沉肩相避,不料錚一聲輕響,那劍反彈過來,直刺入他的左手上臂。
殷天正右臂一伸,不知如何陡然間長了半尺,在殷梨亭手腕上一拂,挾手將他長劍奪過,左手已按住他“肩貞穴”。白眉鷹王的鷹爪擒拿手乃百餘年來武林中一絕,當世無雙無對。
殷梨亭肩頭落入他的掌心,他五指只須運勁一捏,殷梨亭的肩頭非碎成片片、終身殘廢不可。武當諸俠大吃一驚,待要搶出相救,其勢卻已不及。尤其是張翠山,既是想要開口叫殷天正停手,但是又怕自己六弟會反擊,但若真的讓殷天正殺了殷梨亭,自己難道能夠在素素面前殺了殷天正不成,真的是左右為難,想要說話,卻又半個字都說不出來。
不過眾人的擔心,自然是沒有必要的,殷天正可未必有他們想得毒辣。只見殷天正嘆了口氣,說道:“一之為甚,其可再乎?”放開了手,右手一縮,拔出長劍,左臂上傷口鮮血如泉湧出。他向長劍凝視半晌,說道:“老夫縱橫半生,從未在招數上輸過一招半式。好張三丰,好張真人!”他稱揚張三丰,那自然是欽佩他創的七十二招“繞指柔劍”神妙難測。
殷梨亭呆在當地,自己雖然先贏一招,但對方終究是有意的不下殺手,沒損傷自己,怔了片刻,便道:“多蒙前輩手下留情。”
殷天正一言不發,將長劍交還給他。殷梨亭精研劍法,但到頭來手中兵刃竟給對方奪去,心下羞愧難當,也不接劍,便即退下。
真的說起來,明教四大天王,紫衫龍王判教而出且先不提,青翼蝠王雖然輕功無雙,但是喜歡吸人血令人恐懼,金毛獅王更是以弒殺面目彰顯與世。
只有白眉鷹王殷天正,在自己有著明教背景的情況下,硬生生在中原闖出了一片天地,創出了一份基業,便能夠看得出白眉鷹王的才智慧力。
而且在這時候的放武當殷梨亭一命,未嘗不是給自己留下了一分餘地。其中的智慧,說真的,如果殷天正成為了明教的教主,絕對比楊逍這個傢伙要來得強多了。
想想看,楊逍這個傢伙,在陽頂天死後獨掌大權,然而他每天除卻了吃喝拉撒玩女人以外(楊不悔便是最好的證據),好像對明教並沒有做出任何的貢獻,更是惹得六大門派出現了一同圍攻明教,而且還十分豬隊友的幫助成昆滅掉近乎所有的明教高層!
若是陽頂天泉下有知,怕是會從棺材裡面爬出來掐死楊逍才對啊!
再看看的人家白眉鷹王殷天正。若不是他帶著自己的部隊過來救場,怕張無忌的還沒有出現,明教就已經被六大派給滅了,想到這裡,李守愚不由暗歎,楊逍當年你怎麼有臉爭教主啊!
不過,白眉鷹王受傷,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敢上去挑戰,倒不是這時候的人不想要落井下石,而是所有在場的高手都明白,野獸都是在受傷的時候最為兇猛。尤其是面臨絕境的時候更是會發出絕地的反擊,自己小命可不是在即將勝利的時候迎接最後一粒子彈的!尤其是白眉鷹王這時候只是受了輕傷,這時候上去就算能夠打敗白眉鷹王,怕也最少要終身殘廢!
幾乎六大派所有目光全部都瞄向了武當派,當然這不能算是六大派無恥,誰讓武當與天鷹教是姻親,有這層關係,沒看到殷梨亭都撿回了條小命嘛,既然如此,那就再上幾個傢伙,消耗一下殷天正的體力、精力(為毛寫到這裡的時候會感覺到一絲猥瑣),那也是正常得很。
也許是感受到了眾人炙熱的視線與高山般的壓力,武當派中又步出一人,黑鬚垂胸,卻是武當七俠之首的宋遠橋,說道:“我替老前輩裹一裹傷。”從懷中取出金創藥,給殷天正敷在傷口之上,隨即用帕子扎住,正氣凌然,不卑不亢,正道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