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2 / 4)

小說:天妖皇 作者:圈圈

圈不同的彩虹,看不到底。

人行其內,如入珠宮貝闕,瑰麗無儔。

出口處是一半月形的穹門,過去便是第二層洞室,奇輝閃耀,越發光明。

回顧來路右壁,也有一扇同樣的穹門,與外相通。

細查形勢,這座地仙宮闕,當初未開闢之時,只到前洞盡頭處晶壁為止。

中間裡許,盡是石鐘乳將前後洞隔斷,不能再進。

洞中仙人用法力在鍾乳林中開出兩條甬道,才得裡外通連。

再看二洞情景,比起外洞,又不相同。中間洞作圓形,廣約五畝,沒有外洞高大,可是洞壁上共有七個門戶,內望有深有淺,洞室必定不少。

除來路二門外,全是石質,再見不到一根石鐘乳。

全洞形如覆碗,洞頂也是圓的。通體石壁石地作灰白色,光潔瑩澤,全沒一絲斑痕,直和美玉相似,而且內裡陳設也多。

在正對著中間洞門處,放著一個石榻。

榻前雜湊著許多石几、石凳、石屏、石案、丹灶、藥爐、琴、書、劍器,陳設繁多。

榻後有一丈許高的石臺,臺上也有一個小石榻。

環洞壁石地上,種著許多奇花異卉,異常罕見。

有的形如海藻,朱實累累;有的葉如大扇,上綴細花;有的碧莖朱幹,花開如鬥;有的無花無葉,只有虯幹屈伸,盤出地面;有的形似珊瑚,明豔晶瑩,繁絲如發,無風自拂。

洞居地底,本不透光,可是一路行來,無一處不是明如白晝。

這二洞之內尤其寶光四射,耀眼欲花。

晴朗匆匆看個大概,便往右壁丹爐側面的寶物放光之處跑去。

近前一看,一個三丈多長的大石案上,放著幾堆道書和不少物事。

略一盤點,道家應備之物,以及尋常使用之物,如金針、剪刀、尺子等俱備,有數十件之多,都位列井然,整整齊齊的放在那裡,十有九對映出珠光寶氣。

再仔細一看,上首陳列的那些無光之物,是一根滿鐫古篆文的鐵尺,一支玉笛,兩把數寸長的錢刀,三枚黑玉連環,兩個古戈頭。

還有一面細如蛛絲網子的法寶,疊在一起,大隻數寸,厚約寸許,分不清層數。稍微揭起上百層,也沒顯出一點薄,估量展開來,至少比一面蚊帳還大。

餘下還有一面顏色黝黑,形如令牌的東西,非金非石,不知何物所制。雖與別物一樣,乍看不放光華,微一注視,不但奇光內蘊,而且越看越深。

陽面所繪風雲水火,隱隱竟有流動之勢。背面符篆甚多,非鐫非繪,深透牌裡。

不遠處的石屏風後面,也有一個大石案,放著十二個古陶盤,七大五小,有一半空著。

中有五個,盛著長短大小各種不同的異果。譬如絳紅色的碗大桃子,顏色碧綠、粗逾碗口的兩截大藕,還有二十多種罕見的果子。

每種最多的也不過十五個,最少只有兩個。

晴朗毫不客氣,先挑那數目多的,每樣吃了一個,只覺得甘腴涼滑,芳騰齒頰,各有各的好處,頓覺心清體快,神智瑩然。

果子中有十來個形似丹橘,大隻徑寸,裡面卻不分瓣,肉色金黃。他連皮嚼吃,竟有玫瑰香,芳甜如蜜,最為味美。

第234章

晴朗環顧四周,笑道:“既入寶山,我向來是有多少,就拿多少的。”

便施展挪移乾坤之術,將洞府中的寶物通通送進錦繡珠。

驀然,洞府轟隆隆的劇震起來,似是就要坍塌。

晴朗笑道:“我就知道,如果太貪心,肯定遭報應,幸好早有準備。”

立即召喚出帝江分身,在他的幫助之下,迅速遁出岷山。

轉眼之間,白犀潭底水眼山根之內的地仙宮闕,便徹底湮滅。那裡是地仙六浮上人的故居,後來上人轉劫飛昇,再無一人到此,久為水怪夜叉之類盤踞。

六浮上人曾得太上老君的傳授,學會了煉製九轉還魂丹。

在那個洞府中,有一個玉匣,裝著三粒還魂丹。

晴朗先飛去烏雞國,將國王救活,便告辭而去。

他在郊外的山嶺中,找到一個隱秘處,設下可以掩蓋寶光的陣法,這才認真的檢視那些寶物。

那面細如蛛絲網子的法寶,叫如意水煙羅,是一面寶網。不用時,摺疊起來,薄薄一層,大隻方寸;彈指展開,大小數百千丈,無不由心。

妙在它與別的法寶不同,毫無光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