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兩女醒悟過來,已在三天之後。她們被那個毫毛分身弄得體疲筋酥,又被困在七情葫蘆之中,以秘法拘禁,還能掀起什麼風浪?
兩女雖然氣憤,卻只得認命,嘆息遇人不淑,然後跟隨柳燕娘、蘇蓮和楊花,一起修煉七情天魔舞。幸好葫蘆中另有一個天地,而且靈氣充足,又有毫毛分身陪伴,也不覺得如何寂寞。
當年,陰陽叟司徒雷,在上古仙人的遺址中,好不容易才找到這個七情葫蘆,雖然沒什麼攻擊力,以致被列為二品下階的魔道法寶,卻可以滋生出激發情慾的靈氣。
那些生性放蕩的女子,只要長期住在葫蘆之中,吸收那些特殊的靈氣,就會變得越來越妖媚冶豔;而由此演化出的七情天魔舞,自然更加容易迷惑對手。
只可惜,晴朗這種不講江湖道義的傢伙,根本沒打算跟他硬拼,直接把他陰掉。
這天,晴朗終於來到大唐國的長安,發現這裡果然繁華興盛。
據說,大唐國的歷代君主都是姓李,奉太上老君李聃為祖先,定道門為國教,只要是修道之士來開設道場,都賜與土地,興修莊觀。舉國上下,莫不尊崇道門。
當今皇上李世豪,得一仙人傳授養生之術,雖然已經三百多歲,看上去卻只是四十來歲,就算再活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也不出奇。
當然,大唐國中也有信佛的,或許信奉西方神界的基督,卻得不到朝廷的支援。
這天,正是陰曆九月初三,癸卯良辰。
第168章
那陳玄奘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
唐王李世豪,定道門為國教,並不支援佛教,卻對這陳玄奘特別好。
這是為何?第一,陳玄奘是狀元陳光蕊的兒子,又是當今丞相殷開山的外孫;第二,他是大唐國數一數二的煉器高手,天賦異稟;第三,他的人緣太好,女粉絲太多。
因此,李世豪雖然不倡導佛教,卻也不禁止。如果玄奘有什麼要求,李世豪都會盡量滿足他。
這天是好日子,玄奘法師等人,便在化生寺設道場講經。
李世豪上完早朝,帶領文武百官,乘著鳳輦龍車,也來化生寺上香。
來到寺前,他吩咐住了音樂響器,下了車輦,引著百官,拜佛拈香。
三匝已畢,抬頭觀看,果然是一座好道場,但見:幢幡飄舞,寶蓋飛輝。幢幡飄舞,凝空道道彩霞搖;寶蓋飛輝,映日翩翩紅電徹。世尊金象貌臻臻,羅漢玉容威烈烈。瓶插仙花,爐焚檀降。瓶插仙花,錦樹輝輝漫寶剎;爐焚檀降,香雲靄靄透清霄。時新果品砌朱盤,奇樣糖酥堆彩案。高僧羅列誦真經,願拔孤魂離苦難。
太宗文武俱各拈香,拜了佛祖金身,參了羅漢。他們雖然不信佛教,但起碼的尊重還是要的。
陳玄奘法師,引著眾僧,拜見唐王。禮畢,分班各安禪位,玄奘法師獻上濟孤榜文與太宗看。
榜上寫的是:“至德渺茫,禪宗寂滅。清淨靈通,周流三界。千變萬化,統攝陰陽。體用真常,無窮極矣。觀彼孤魂,深宜哀愍。
此奉太宗聖命:選集諸僧,參禪講法。大開方便門庭,廣運慈悲舟楫,普濟苦海群生,脫免沉痾六趣。引歸真路,普玩鴻蒙;動止無為,混成純素。仗此良因,邀賞清都絳闕;乘吾勝會,脫離地獄凡籠。早登極樂任逍遙,來往西方隨自在。”
太宗看了滿心歡喜,對眾僧道:“汝等秉立丹衷,切休怠慢佛事。待後功成完備,各各福有所歸,朕當重賞,決不空勞。”
那一千二百名高僧,由玄奘領頭,一齊頓首稱謝。
當日三齋已畢,唐王駕回。待七日正會,復請拈香。此時天色將晚,各官俱退。
玄奘等僧侶,送走唐王,都不禁長吁一口氣。
有個看上去五十多歲的高僧,輕聲道:“我真怕他會突然發飆。”
又有高僧道:“這都是託了玄奘法師的福。如果是由我們主持,肯定會被軍隊給滅了。”
“大家要注意形象!我們都是得道高僧,應該多說文言文。”
“你別裝了!高僧也是人!現在都提倡白話文,通俗易懂。你說得文縐縐的,誰愛聽啊!那些正規的場合沒辦法,這是私人聚會,還不準放鬆一下啊!”
“說的也是。我想,那唐王也不想每天‘朕’啊‘朕’啊的說個不停,可惜那是規矩。”
玄奘只是微笑著,一直沒吭聲。良久,他走到門邊,透過門縫,向外一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