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豐厚的回報。我們各得其所,你取財,我求勢。嵩山派不缺財,這次劉南良席捲的五十萬兩白銀可以盡數歸還師弟,不過,求卻需勢。只要師弟與我們合作,相信我們聯手,比一個區區衡山派,比一個區區衡山城要好的多。”
趙陽沉吟片刻,方才提出疑問:“師兄給小弟指明的道路果然符合小弟心思,不過,小弟有些疑問,可否請師兄回答一二。”
費彬點點頭,欣然道:“沒問題,既然我們能在大的方面取得一致,那麼些許小問題不難解決。師弟但問不妨。”
趙陽豎起了手指頭,將自己疑問一一道出:
“第一,縱使五嶽並派,也許在實力上可以與少林、武當平列,但是在威望上,完全沒辦法與這些百年甚至千年大派相提並論,不知道左盟主可有計較?
第二,一山不容二虎,少林在嵩山根深蒂固,在嵩山發展時刻都有少林騎在頭頂,如何才能擺脫這種局面?一旦五嶽劍派發展壯大,遭到少林打壓怎麼辦,左盟主可有解決方案?”
第三,縱使有朝堂支援,但要想打壓少林、武當,沒有足夠的分量是很難辦到的。左盟主何以確定能夠對抗少林、武當龐大的江湖與官場能量?
如果這些方面,小弟得不到滿意的答覆,請恕小弟難從好意了。”
費彬向趙陽舉起了大拇指,讚了句:“師弟果然精細,我相信這次我們定可合作愉快。其實這些問題也不是什麼難以解答的困惑,我可以為師弟簡單解釋,有些地方涉及太深,師弟不需瞭解全部。
首先,如何在聲望上趕超少林、武當,掌門師兄是打算五嶽並派後,統領江湖,剿滅魔教,來提升五嶽劍派的聲望,相信只要我們能夠以雷霆萬鈞之勢撲滅魔教,少林、武當將不得不謹慎對待我們。到那時,少林即使有了打壓之心,它也未必敢付諸於行動。
其次,關於少林問題。師弟你想,雖然在嵩山之上,少林的存在對嵩山派來說的確是一個無法迴避的障礙,但正是由於少林的存在,我嵩山派才勵精圖治,迅猛發展。如果沒有少林近在咫尺的威脅,我嵩山派發展可能就會放慢,換一個角度,這也是一件好事。
最後就是,我們連魔教的後臺錦衣衛也不懼,難道不能說明我們背後勢力在朝堂之上的實力嗎?”
其它的趙陽倒也沒什麼感受,給予他最大驚訝的是,他沒想到嵩山派竟然還有這麼一種危機理念,用危機來促進自己發展,用困境來逼迫自己拼命。他原本以為,嵩山派立足於少林之下,是為了收徒方便,借勢成名,可以從大批投少林不中的英才中挑選自己滿意的弟子。
誰料,嵩山派的祖師立派於嵩山之上,竟然已經存了與強者拼搏的心理。
難怪!
難怪五嶽劍派中,唯有嵩山派是紅紅火火,勢壓其餘四派;甚而從整體實力上講,其它四派聯合起來也未必是嵩山派的對手。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在不斷的衝浪中,才能一次又一次站立在浪潮的頂端!
在永無止境的挑戰中,才能使自己的潛力得到最大的發揮!
孟母擇鄰,為子三遷。不知道嵩山派的祖師為了挑選門派地址,進行了多少次的挑選與斟酌。
這樣看來,衡山派、恆山派、華山派與泰山派的沒落,是在情理之中,沒有競爭的壓力,沒有迫在眉睫的挑戰,才有餘暇去進行內鬥,才有餘暇去爭風吃醋,才有餘暇去享受花前月下。
難怪巴掌大的歐洲諸國能夠在短短的數百年間趕超東方的中國,能夠獨領風騷數百年,建立所謂的歐洲國際秩序。
剎那間,趙陽便因為費彬的話,因為嵩山派祖先的選擇而思慮萬千。不管他對嵩山派觀感如何,不管他對左冷禪如何的不滿,但嵩山派的理念、實力卻是不容迴避的,如果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那他只能改弦易轍,再想辦法。
來到了笑傲,固然想活的瀟灑,想雄霸天下,但前提是你能生存下來!
見趙陽沉思,費彬倒也沒有打擾,畢竟面對這樣的抉擇,不做深入的思考那是很難下結論的。不過,費彬倒是比較看好結果,因為趙陽是個聰明人,從他能提出那三個問題來看,趙陽也不是池中之物。
不過,聰明人,往往都會左顧右盼,進而喪失鬥志,真正可怕的是那些什麼都不懂的二愣子,心血上頭,想咋地就咋地,根本沒辦法讓人猜度他下一步的計劃。
幹大事需要聰明人,更需要識進退的聰明人。
費彬悠閒地坐在椅上,端著茶杯,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