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鄭馳樂拿個紀欣欣看。紀欣欣一頁一頁的翻完,眼神越來越亮。最後她對吳開山說:&ldo;開山,你的機會來了!&rdo; 對比吳開山夫妻倆雖然達成了共識,在外面的態度卻還沒擺明,因此這一天相安無事地過去了。沒想到當晚開始鄭馳樂住處就陸續有客人上門。踏著春夜細雨來的是他的一批老朋友。自從上了黨校之後他&ldo;筆談&rdo;的物件就不僅止於&ldo;嵐山野醫&rdo;結識的那批人,更多的是依靠培訓、考察、相互介紹等等渠道認識的志同道合的同輩。在知道他來奉泰的訊息後,本來就被下放到奉泰來的老友們都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後找了過來。遠的遲一點,近的早一點,陸陸續續地竟也到齊了。鄭馳樂對老友們的來訪自然是非常歡迎,一開口就是謝謝他們提前提供的一些訊息‐‐對於自己這個任地,鄭馳樂一早就借這邊的朋友們瞭解過了,這也是他敢把自己畫的雋水地圖給吳開山拿回去看的原因。他相信自己做的準備工作是有用的。他跟老友們一個個擁抱了一下,最後竟然發現了一個生面孔。這人跟他們年紀也差不多,大概只比鄭馳樂大上兩歲,不過瞧起來卻有點不一樣。他頭髮剪得很短,五官端正,衣著簡簡單單,但異常整潔。他看人的目光總是帶著幾分探究,卻又不會讓人感到不舒服。鄭馳樂很快就注意到了這麼陌生人,不由笑著問道:&ldo;這個朋友好像以前沒見過?&rdo;對方相當誠懇地自我介紹:&ldo;我叫孟桂華,剛好到你們鄰縣考察,聽說他們來見你這個老朋友就唐突地跟著一起來了,你不會介意吧?&rdo;鄭馳樂聽到孟桂華的名字後有點詫異,這不是關振衡提到的名字之一嗎?沒想到剛來就碰上了!鄭馳樂笑著應道:&ldo;當然不介意,我聽說過你的名字,也看過你寫的幾篇文章,你對奉泰這邊的闡述給了我很多啟示。&rdo;孟桂華說:&ldo;我也看過你寫的文章,不過這兩年你好像沒寫了?只作為擺在一起對比剖析過。其實你外甥的思維跟你的思維並不是完全一致的,這種不一致擺在同一篇文章裡面總有些突兀,特別是屬於你的那部分,為了保持整體的統一性,部分特點就不得不隱藏起來。&rdo;鄭馳樂沒想到孟桂華還會去分析自己和關靖澤的稿子,有些受寵若驚。沒錯,受寵若驚。按照他的記憶,孟桂華在&ldo;前世&rdo;就是從奉泰出頭的,到關靖澤當上淮昌市委副書記時,孟桂華也已經是賀正秋手下的一員能將。賀正秋冒尖是因為他被很多人看好,孟桂華也一樣。而且要說背景,孟桂華也是有的。以前有&ldo;兩孟&rdo;的說法,一個是南方定海省的孟家,一個則是華北孟家。華北孟家到了這一代雖然沒什麼拔尖的人,但在華北省經營得很穩,孟家不排外,也不死抓著權利不放,跟很多任一把手都建立了良好而長久的友誼。即使這一代大多平庸,孟家的根基卻扎得很深,這一點在孟桂華邁入仕途之後就徹底體現出來了‐‐年輕一輩裡面沒有比孟桂華走得更穩的了!而且孟桂華跟關靖澤一樣寫得一手好文章,或者說有過之而無不及!據說孟桂華以往日報那邊投稿,賈貴成就會恨得直咬牙,因為孟桂華的觀點太犀利,往往會不小心打了《民聲》的臉。&ldo;前世&rdo;鄭馳樂沒關注過這麼個人,回來以後才開始對這方面的事情上心起來。他在賈立的推薦下認真看過很多人的文章,孟桂華也在其中。賈立對孟桂華是非常推崇的。據賈立介紹,孟桂華跟關靖澤走的是截然相反的兩條路。關靖澤的文章比較圓滑,在跟隨陳老學習之前甚至是炫技多於務實,這樣的東西漂亮歸漂亮,難免有點空,跟賈貴成差不多是一掛的。孟桂華剛好相反,他崇尚簡明清晰的敘述方式,往往三兩句話就能把最本質的東西點出來。而且孟桂華並不是莽撞的人,他很懂得怎麼把握平衡,很好地把尖銳和苛刻在發表之前就徹底摘出去,最後留下的只有一陣見血的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