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但鄭馳樂卻非常確信它的準確性。在這段時間裡這個人也許遭遇了什麼或者想通了什麼,雖然古怪的脾氣還沒完全改掉,芯子裡卻肯定已經不太一樣了。鄭馳樂笑著說:&ldo;林業農業都是米老哥的老本行,來米老哥一個就可以頂十個。&rdo;他看著賈立問,&ldo;不知道這位是……&rdo;賈立自己答:&ldo;賈立,人事那邊的。&rdo;鄭馳樂爽快地改了稱呼:&ldo;賈哥。&rdo;鄭馳樂把丁于飛等人找來一起當陪客,領著米立兩人去試點的地方視察。鄭馳樂負責給丁于飛講解具體的舉措,米立聽得很認真,還把相機膠捲都準備好了,一路邊做記錄邊拍照。在所有栽培藥物之中人參是戰線拉得最長的一種,最早也要七年才能收穫,要價錢高得等個八年。不過青花鄉這邊有大量的森林腐殖質地質,是林下參的天然栽培基地,鄭馳樂覺得不利用上就太可惜了。要知道人參向來是野人參最受歡迎,但野人參因為人類的採挖日漸稀少,供不應求;其次就是林下參,顧名思義,林下參就是在林木底下進行人工栽培的人參,由於生長環境類似於野人參,品質也與野人參最相似,較之田園栽植的人參價錢要更高一點兒。林下參的栽培技術鄭馳樂是有的,他跑了趟省會找蔡老打探訊息,一批好種子也被他弄到手了。人參種子要提前催芽才會發芽,鄭馳樂一早就組織好人口展開前期的準備工作。經過兩個半月的催芽,人參種子都在半個月前裂了口。所有人都知道人參是好東西,幹活都非常積極,很快就在鄭馳樂劃定的區域播下種子。半個月過去,林下的一塊塊小苗圃就長出了喜人的綠,矮矮小小,但看起來生命力旺盛得很。鄭馳樂說:&ldo;林下參這邊是長期戰線,短期的我準備種白芍、半夏、甘草、百合、麥冬這一類,這些藥材市場價格不是很高,但長得快,銷路穩定,收益回得快,這樣就可以&lso;以短養長&rso;,在人參這邊還不能收穫的時候維持收入。而且像甘草、麥冬、百合這些可以開發成食材‐‐這是另一個設想了,等栽種規模確定下來就可以商量後續的發展方案,總之要讓大夥種下去就不用為別的事發愁。&rdo;米立本來就是這一塊的行家,雖然不太瞭解藥材這一塊,但越聽鄭馳樂的說法越靠譜。他已經不懷疑它的可行性了,反而更好奇鄭馳樂接下來想怎麼做:&ldo;你把你後邊的打算也給我說說。&rdo;鄭馳樂也不隱瞞:&ldo;後邊的打算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跟別的地方一樣搞個&lso;農家樂&rso;而已。現在經濟發展起來了,有錢的人也多了,他們對生活的追求就多了品質這一項,等我們的林下藥圃搞起來了,正好可以在山下造些簡單的農舍供人住宿和吃飯。&rdo;這確實是沒什麼新意的想法。米立皺起眉:&ldo;這恐怕不好搞,我們這邊太偏了,肯來的人恐怕不多。&rdo;鄭馳樂說:&ldo;落後的地方永遠都會有,但不會有永遠落後的地方。&rdo;他笑得很篤定,&ldo;說不定等過兩年,想來我們這邊的人就多了呢?&rdo;一直在一邊跟其他人說話的賈立突然轉過頭看著鄭馳樂。鄭馳樂注意到他的目光,微微訝異,然後朝他笑了笑。賈立偏開頭,心裡卻迴盪著鄭馳樂隨口說出的那句話‐‐&ldo;落後的地方永遠都會有,但不會有永遠落後的地方&rdo;。鄭馳樂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很平和,可給人的感覺卻十分自信。事實上鄭馳樂這個人本來就非常自信,回頭看看他來懷慶後走的每一步,幾乎都是又穩又平,大步大步地往前邁。青花鄉賈立以前也來過幾次,不是說青花鄉以前不好,畢竟丁老書記也是個很好的領頭人,以前的青花鄉內部縱然有紛爭,對外時卻還是很團結的。可因為以前兩邊心裡都有疙瘩在,一見面難免有些劍拔弩張的敵對感。這一次來卻有些不一樣,每一個同行的人都把腰桿挺得直直的,臉上也帶著笑容‐‐不是假意應對也不是諂媚逢迎,而是真心實意的笑。問起自己負責的事他們都答得非常爽利,顯然對自己負責的工作很熟悉,並且為它感到自豪。青花鄉的面貌也許還看不出有什麼改變,但這些人的面貌卻絕對已經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