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的失實報道而蒙受大辱,從此迴避任何媒體採訪。
袁裕豪在茅蘆埡發現成串類人腳形印跡後,於當日派妻子下山電告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奇異珍稀動物專業委員會。而在以後的2個月中,他並不知道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奇異珍稀動物專業委員會有關人員是否能夠抵達現場考察,而暴露在曠野的人腳形狀印跡隨時都會因各種原因而損毀,如果袁裕豪出於名利之目的,不該如此消極,必然還會有其他動作。造假是有著很大付出的,而且一旦被察覺他也將身敗名裂,因此,袁裕豪透過造假獲得名利的動機並不存在。
2 造假技術討論
根據“神茅452”提取的印跡資料,單枚印跡長32厘米,一端寬17厘米,另一端寬11厘米,形狀為人腳的放大,沒有腳弓。製造簡單腳形木質模具並不複雜,製成後將其捆綁於足底,用力踏出腳形印跡即可。但“神茅452”印跡非硬質模具所為,在不同坡度、不同土質上的印跡隨地面形狀改變的幅度很大,印跡的彎曲、拉伸、延展痕跡明顯,似同柔性模具所為。如果是使用人造模具加壓而成的印跡,該模具必須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與承重能力,即相當於優質橡膠中間夾有可變化的硬質骨架,而製造這樣的模具需要高科技專業技術。
此現場發現於2004年3月4日,當時現場有較厚的積雪,若是經過訓練的專業造假人員,自身體重如果9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