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2 / 4)

小說:牧九歌 作者:人生幾何

位分明,家裡用的、身上穿的都有明文規定,龍和鳳雖然美,也不能讓你隨便往身上繡,平民百姓間在嫁衣上繡的圖案最常見的為牡丹、雙魚、蓮花等,而根據地方和民族不同,嫁衣的顏色乃至形狀和繡圖都完全不一樣。”

九歌的聲音再度響起,“蘇家傳承者有一手刺繡絕活卻不能在自己的婚服嫁衣上顯現,想想,那是多麼讓人懊惱的事情,蘇家先祖們不甘,他們想要讓自己最重要的婚服嫁衣可以做到最好,而龍鳳被尊為極致,所有蘇家傳承者都想破了腦袋想要怎麼把違制的龍鳳繡進衣裳又不被發現。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琢磨,咱老祖宗們終於琢磨出了各種各樣的手法。”

九歌笑,“不過老祖宗們是不敢明目張膽地讓人看出他們使用了龍和鳳,所以要用各種手法來藏,而我今天沒有這個顧忌,所以我做的正好相反,但用的手法原理仍舊和老祖宗們琢磨出來的屬於同一套路。今天我展示的就是這些套路中的其中幾種,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幅繡圖乃是掛圖,也就是把整套衣裳拉開、懸掛起來後會呈現的圖樣。如果是老祖宗們,他們會把這幅圖藏起來,讓掛圖看起來像花、像其他任何東西,總之不會像龍鳳。”

古緣大師敲了敲話筒,再也忍不住地問道:“聽你的意思,你這件嫁衣不止能展示出一幅繡圖?不對,我說錯了,我想問的是,我們是否還可以看到這幅繡圖的其他變化?”

九歌輕笑,“當然,有掛圖,自然有折圖,請看。”

懸在半空的衣料微微抖動,完整的衣料兩頭往內對摺,左右兩側出現了長長的縫隙,兩邊宛如展翅般高高亮起。

這一下,宛如蝴蝶般的衣服形態就突然出現,寬袖、長擺。

而隨著衣料形態改變,衣料上的圖案也出現了變化。

首先是外圈的金龍,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小團一小團點綴在衣裳邊沿的小金團,乍一看像一朵朵盛開的金蓮,中間鎖著亮晶晶的露珠。內圈的金鳳好像還是原樣,沒動。

近景攝像機靠過來了,人眼已經無法分辨,只能靠攝像機來放大鏡頭。

鏡頭略略放大一點,金蓮變成了幾尾小金魚。

鏡頭再次放大一圈,小金魚變成了小金龍,數一數,恰好九條。

古緣大師和劉老師不約而同地拍案而起,直喊:“絕了!”

懷特館長還能按耐得住,只把身體不停往前探,想要看個清楚,那研究歷史的艾爾博士直接衝上了舞臺,太平郎去請他下來,尷尬地跟他說作品還沒有展示完,等會兒才能讓評委上來仔細看。

艾爾博士一步一回頭,但沒一個人說他失態,其他評委都恨不得跑到臺上,用手摸摸才好。

一樓的觀眾已經沒人願意坐著,大家都想把作品看得更仔細清楚。

所有人都以為那繡圖變化已經到此為止,可是太平郎卻在此時道:“鏡頭請放到到最大。”

鏡頭依言放到了最大。

“嚯——!”全場一陣倒抽涼氣的驚呼聲。

那九尾小金龍在被放大到極致後,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九九八十一條小金龍,而且每條金龍都是與那最初的調皮金龍一樣首位相連,而它們的懷抱裡都抱著一顆極小的碎鑽。

九粒極小的碎鑽合在一起就宛如露珠,也是人們在最初的金龍身上看到的晶光。

古緣大師喃喃道:“玲瓏繡,這才是真正的玲瓏繡,每條團起來的小金龍還沒有一粒綠豆大。”

這可不是微雕,在米粒上就能雕刻亭臺樓閣或十八羅漢,這是刺繡!

那得要多細的線、多精確的眼神和手法,才能繡出這樣神態完整、絲毫不走形的綠豆大小金龍?

這樣的玲瓏繡一出,後臺大廳中的選手和某些工作人員有意無意都看了韓恬芳一眼。

韓恬芳面露傲然的微笑,心中卻恨不得衝上前臺撕爛那件嫁衣!她根本不願承認這是時間和天分的關係造成她們在刺繡技藝上的差距,她只認為牧九歌果然藏了私,沒有把玲瓏繡的精華真正教給她!

九歌的解說也在此時響起:“因為有合適的針線才能繡出如此精細、玲瓏的圖案。”

“這麼小?這到底是怎麼繡出來的?”方影帝問。

“說難不難,主要費眼力,還要耐得住性子,做這種玲瓏繡,除了針線有特殊要求,原位置的料子也不能留,需要剪掉,宛如鏤空繡一般,用特製的毫毛線重新構圖。”

艾爾博士請旁邊的翻譯幫他問:“為什麼掛圖看到是一條完整的金龍,當變成衣服形狀時就變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