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部分(3 / 4)

小說:凰涅天下 作者:上網找工作

殿中這幾位宰執雖然談不上通明醫理,但曉得個三四分還是有的。

胡安國因常年用藥,久病成醫,比起其他同僚又多懂幾分,他質疑的喝斥頓時讓王繼先又冒出汗來,緊著回道:“稟相公,陛下的脈沉弦滑,這是體有熱邪的脈象。外在症狀看似陽虛,實則是熱邪伏體,體內有熱毒。”

範宗尹瞪眉不信,“陛下冷成這樣,怎會是有熱?”

有熱,應該是高燒面紅,怎會冷得青白哆嗦?

範宗尹瞪王繼先的眼神只差沒斥出“庸醫”二字。

王繼先汗水流下眉毛,也不敢擦汗,解釋道:“熱邪在裡,會阻礙氣血週轉。陛下的熱邪集在中焦,就將氣血全部逆在中焦,氣血無法到達四肢和體表,便會覺得冷。”

眾宰執聽明白了。

丁起問:“開了何方?”

王繼先趕緊從袖中拿出藥方呈前去。

內侍接了呈給宰相。

丁起道:“念。”

內侍應諾一聲,唸了起來。

眾宰執聽完後神色都有些不定。

“生石膏?”胡安國提起其中一味藥,“這可是大涼之物。”

王繼先道:“陛下熱邪在裡,需得用清涼洩熱之藥,若用溫補之藥,便如火上澆油了。”

眾臣雖然覺得王繼先的辨症用藥聽來有理,但親眼目睹皇帝那般景況受到的驚震太大,一時不敢斷然下決定。

丁起道:“茲事體大,宜會診而定。”

眾執政都點頭。

胡安國便提了一人,“醫官院的院判已在,應再傳太醫院提舉。”

胡安國這幾年的身體一直是太醫院的太醫在調理,雖然沒有根治,但大大減緩,對太醫院的醫術頗為信任。儘管皇帝因蕭有涯與衛希顏交好而對蕭有涯門生掌持的太醫院有芥蒂,但胡安國認為蕭有涯門下無論醫德醫術都是能夠信任的。

範宗尹跟著點了一人,“再傳醫官院的院丞。”

醫官院的院丞是季安,在入官前是杭州本地十分有名的大夫,不是蕭有涯的門生。

丁起幾人互相看一眼,都同意了。

便令內侍傳人。

御內醫官院在宮內,太醫院卻在宮外——丁起吩咐內侍用宮車去接林莒,直入大內,皇帝病情不容耽擱。

宰執們也沒在殿裡枯坐幹候,議起今日要議的一件政事。

王繼先在側殿裡候著。

一刻鐘後,季安到了,被內侍引入側殿。

待內侍出去後,王繼先沉下臉來,“季院丞,一會可要小心說話。”

王繼先並不擔心季安與林莒辨症,皇帝的病症和開方他都是有把握的,唯一擔心的是這兩人從皇帝的病症上看出病因來,尤其季安,同在御內醫官院,雖然皇帝醫案向來是王繼先把持著,但難保季安沒有懷疑揣測。

季安攏著官袖坐在椅上,氣質淡然安靜,就如一副淡淡的水墨畫,給人一種塵囂皆靜的感覺,他抬了抬眉,語氣也是淡淡的,“季某愚鈍,王院判的話,可否說得明白些?”

王繼先氣得噎住,這話就是不能說得明白,只得搬出皇帝來警告他,“官家可不喜歡多嘴多舌的。”

季安語氣仍是淡淡的,“醫者看疾,只說疾。王院判有何可擔憂的?”說著合上眼不理他了。

王繼先氣得呲牙。

兩刻鐘後,提舉太醫院事林莒到了。

林莒與王繼先不對付,彼此見面,都沒好臉色。

王繼先原是太醫院的御醫。當初建炎立朝為精簡部署,將以前的太醫局和翰林醫官局合二為一,設太醫院,統管醫政、醫藥、醫學教育和太醫選拔,對內廷、朝臣疾病以及軍旅、學校、民間疾疫派遣醫官治療,並掌御醫職事,故有時也被稱為醫官院。後來,趙構對衛希顏生忌,便對林莒也信不過,遂重置翰林醫官院,掌御醫職事,之後因為“翰林”成為翰林學士院的專屬,又改名御內醫官院。王繼先與林莒不和,醫術精湛又會小心侍奉,趙構便看中了他,從太醫院提出來當了御內醫官院的掌院。而王繼先因得了皇帝信重,在林莒面前也就一掃以前的卑下之態,趾高氣揚起來。

林莒不待見王繼先,便是不喜此人的心性處事,徒有醫術而無德行,心內甚鄙之。

兩人之間的罅隙且不提,三人進前殿入見宰執後,便往內殿看診。

寢殿內熱如夏目。

趙構躺在錦被裡微微哆嗦,對宰執們擅作主張很是不快,但又無從拒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