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部分(4 / 4)

小說:凰涅天下 作者:上網找工作

霸道,兩者都是可以強國的。“然曰:粹而王,駁而霸。”但荀子還是說,王道勝於霸道。

荀子曾說過,孔門弟子都羞稱“五霸”,因為五霸單純訴諸於武力,但戰爭勝負最重要的是在於政治的好壞,在於人心的向背,不只是實力的競賽,實力是可以轉化的,正義的戰爭得到了百姓的擁護,即使力量暫時弱小,也會轉弱為強。

“故,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

以戰爭兼併別國的土地終究不會長久。

胡宏接著論道:“自孟、荀論義利王霸,漢唐諸儒未能深明其說。本朝伊洛諸公,辨析天理人慾,而王霸義利之說大明。”

為什麼說洛學將王霸之道辨明瞭呢?

胡宏論:“明道先生雲:得天理之正,極人倫之至者,堯舜之道也;用其私心,依仁義之偏者,霸者之事也。”程顥說,堯舜之道即王道,在於上得天理,下及人倫。

“明道、伊川二先生雲:三代以道治天下,兩漢以下,皆把持天下者也。”二程說:三代是王道流行的時代,而漢唐以私慾假仁義行事,是霸道把持的時代。

“三代”是指夏、商、周,儒家推崇“三代”是推崇夏商周三代帝王的道德人品和治國態度——當然不包括夏桀、商糾、周幽王和個別昏庸君王——尤其推崇夏禹、商湯、周文王三位,尊為“三王”,認為他們是後世帝王的楷模,言必稱三代、三王。

胡宏認為,“三代之治,順理者也。”

三代之所以為王道時代,是因為三代聖王順承天理,循理而行,體現了天理之正。

學者們聽到這裡眉毛都揚了一下,胡宏這句一下將二程論王道的學說拔高了,將王道建立在天理上。

“古之聖人,至誠心以順天理,而天下自服,王者之道也。後之君子,能行其道,則不必有其位,而固已有其德矣。故用之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