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它構建了人世社會的秩序。
那麼自然有秩序,又是誰在管呢?
宗教說是神在管:佛教的佛祖,基督教的上帝,伊斯蘭教的真主。如果伏羲當年說是神在管,那我們華夏六千年前就產生宗教了,但是他沒有。他說,這是陰陽的互動,是自然的孕育,是由兩種不同的力互動作用,自然而然產生萬物,並且不斷執行,沒有什麼特殊的主宰。
伏羲的“易”是華夏文明的源頭,所以,儒家不講神創造人,是講宇宙規則創造人,這個至高的規則孔子用文字解讀出來,就是太極。太極是什麼呢?太極就是一,是宇宙最終極的源頭。太極生兩儀,這個兩儀就是陰陽,它們就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兩個最基本的元素。
陰陽是氣,當我們掌握了陰陽的規律,我們就能擁有一些“神”的力量。比如,華夏的武道。名可秀伸出手掌,一掌拍在桌面上,茶盞裡的茶水便升起一道水柱,彷彿石柱般矗立在空中。
“噢!”西方學者都驚叫起來。
名可秀一抬掌,水柱重又落回茶盞,一滴不濺。
又是一陣“噢!噢!噢”的驚叫。
“這就是掌握了陰陽之氣的一部分規則,而擁有的力量。這個力量,叫氣場。”名可秀將之翻譯為“領域”。“在你的領域內,你就是掌控力量的神。”
“馬格努斯閣下有金幣嗎?”
還在驚愣中的樞機主教“噢”了一聲,從衣袋裡換出一枚金幣遞給走過來的拉丁語通譯,通譯恭敬地遞到名可秀桌前。
名可秀拈起金幣,玩笑道:“是真金的吧?”
“噢,當然。”
然後學者們就看見那枚金幣在名可秀的手指間捏來捏去,一忽兒金球,一忽兒金條,還彎來彎去——那不是黃金,是泥吧,是吧是吧!
保羅·馬格努斯覺得要奔潰了,西方南洋學者們都覺得要奔潰了。
名可秀隨意地將金條又捏回金幣,有些歉然地道:“上面的頭像要重新鑄造了。”她從袖袋摸出一枚“大憲金圓”,手指一彈,那枚大宋金幣便如有翅膀般,很慢很慢地飛到馬格努斯的面前,在他目瞪口呆的表情中輕輕落到他面前的桌上。
“這就是氣場,從《易經》中解出的規則。”
名可秀話落,外面的天已經驟然陰了,風起枝搖,雨滴落下,頃刻成為大雨。
安置在會場中間的擺鐘上面的時間,恰恰過去十五分鐘。
一片全然的寂靜,只有外面風雨的聲音。
“這不是巧合。”名可秀道,“會議還將持續一個月,諸位可以驗證大宋易學家們對天氣預知的準確性。”
她的翻譯到這裡才算結束了。
通譯只能用“驚豔”來形容。
因為這不是翻譯,是創造,名可秀透過她創造的詞彙和定義架起了中西文明的橋樑。
坐在橋上的馬格努斯主教很有默默奔淚的感覺,華夏的“易”太可怕了,這位冕下如果去了羅馬,憑她的“領域”展現的“神蹟”,沒準兒就被信徒當成上帝的神使,噢,教皇的寶座還能穩當麼?樞機主教覺得心中發冷,當下決定,他必須探明這位冕下有沒有到羅馬逛一逛的想法,哦不,是對教廷有沒有的野心。
會場休息了一陣,給予受到摧殘,哦不,受到震撼太過的西方學者們回覆的時間。
在這段休息的時間裡,應宋周學者的要求,刷刷做了筆錄的中文通譯將名可秀的上述翻譯又以中文翻譯給宋周兩國的學者。
一時間,會場裡都是刷刷筆記的聲音。每位學者都配備了鋼筆,因為它的筆尖堅硬如鋼而得名。
大宋少府監的技研院在三年前已經研發出了鋼筆,行銷海外,已成為新的創收。如果不是鋼筆的價格高,估計西方的鵝毛筆已經全部被取代,不過,這一天應該不會太遠,隨著制筆和墨水技術的研發,價格低廉的鋼筆終究會佔據市場。在華夏兩國毛筆仍然是書寫的主流,官員的奏摺、官府的文書、科考答卷、學校除開數理化之外的課業都必須是毛筆書寫。因為鋼筆的方便,未來肯定會使用得越來越廣,但書法是六藝之一,這是鋼筆不能取代的。
名可秀坐在席位上,意態悠閒地飲著茶,看起來與以前的會議休息期間沒什麼不一樣。
但看在西方學者的眼裡,卻不一樣了,他們眼中多了一種敬畏,或者叫敬懼,其中還夾雜著對她學貫中西方文明的敬佩,有拜占庭的學者在筆記本上記下了這樣的詞:掌握規則的大哲人,大智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