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3 / 4)

小說:凰涅天下 作者:上網找工作

過來,吻在她唇上。旋即抬頭,嫣然一笑,“先支獎賞!”

“可秀,你才是耍賴!”

名可秀噗哧一笑,彈指熄了燈燭,竟側身睡去。

衛希顏哪肯依她,湊過去掐腰,“可秀,快猜,不許耍賴。”

名可秀輕笑,轉過身來面對她,“希顏……”她這一聲叫得極為柔膩,如春鶯啼囀。衛希顏頓時心神一蕩,身子都軟了,“可秀!”

“希顏,等過了春闈,我們就行婚禮!”

“嗯,好……”衛希顏隨聲應道,轉瞬才意識到妻子在說什麼,不由口唇微張,“可秀,你怎知阿姊說的是……”

“傻希顏!”名可秀低笑。

衛希顏無語,忽又撲哧一笑,“可秀,你這般聰明,除了我,還有誰敢娶你!”

名可秀白她一眼,“焉知不是你嫁我?”

“是、是,我嫁你!”

衛希顏對此毫無所謂,伸手就解她衣襟,嘴唇吻上她頸子,“秀,我們今晚先支洞房!”

名可秀忍笑踢她,“瞎說!哪有先支洞房的?”

“你剛才都先支獎賞了……”

衛希顏低笑一聲,順著妻子柔滑頸子吻上她唇,右手已滑入她衣內。

未幾,細細喘息聲起,紗帳輕漾如漪。

月,圓潤如玉盤。

反對之聲

建炎二年三月二十五,南廷春闈終於開考。

說“終於”,是因為這場科舉從去年仲冬禮部初提起時,朝堂上下就議論不止,或者說叫爭議不絕——

原因在於今年這場科考名義上稱“春闈”,實際上並非貢舉科考的“春闈”,而是制舉,又稱“特科”。

衛希顏到了宋朝後,方知後人常說的科舉其實多是指貢舉的進士科。

但進士科只是貢舉的一種,另外還有科目試,包括明經科、明法科、《九經》、《三史》、《三傳》、學究等諸科,共同組成了貢舉。

“秋闈”、“春闈”,其實就是指貢舉。

——地方州府主持的州試因在秋季考試,故稱為“秋闈”。中舉者稱為貢士(或舉人),冬季時由各州府送上京師參加禮部大考(省試),因次年春季考試,故稱為“春闈”。

貢舉每三年一次,是朝廷取士的主要途徑。但“制舉”不一樣,它是特科,是朝廷在需要某類特殊人才時,由皇帝臨時下詔舉辦,不定期也無章法,僅是科考的一個補充。

在士子們心目中,自然是進士科出身最為尊貴,歷代宰輔多出進士科;其次為明經諸科目。而制科是“雜學”,被儒家歸為“奇技淫巧”,優秀士子多半不屑參考。朝廷曾經三度廢止制科,北宋一朝合起來取士不超過三十人,和士子們趨之若鶩的進士科相比簡直是天與地的差別!

——如果說貢舉是士子們眼中通向仕途的金玉大道,那麼制舉就好比是這條金玉大道旁的一條黃泥徑。

但,名可秀卻看重這雜學科的“黃泥徑”。

她說:“國家缺的不是走金磚大道的經世良才,我們需要的是能走黃泥道的實幹人才!”

“這些書生要麼吟詩弄月,要麼皓首窮經,讀得幾本書、知得幾篇經義便自以為人才。既無門庭之傳訓,又無實踐以佐政,一旦及第為官,不是淪為朝中的清談碌碌之輩,便是外知州縣被胥吏所持……這些人,要之何用!”

“我們不需要經略之才,要用那些有一技之長的專才,諸如農桑、水利、市易、海貿、船舶、礦冶、茶鹽、法律、軍器、稅賦……”

名可秀說話間,纖腕轉動運筆如飛,片刻就在楓箋上列出了十餘科目。

“擎升,你看看有沒補充?”

丁起圓潤的臉龐已因政務繁忙累得有些消瘦,但疏眉下的一雙細眼卻是炯亮有神,更因名可秀的一番話躍動著幾分黑黝黝的暗光。

他浸潤官場多年,見過許多才子詩賦皆精,談起經義頭頭是道,然而對世務的瞭解卻如三歲孩童,一到地方為官,便兩眼抹黑,全無所知。

從頭拿起政務,由一無所知到熟稔至少得花個一年有半,當終於摸著點門道時,三年的任期又快到了,於是乎忙著打點升遷,又有誰還顧得上為地方百姓乾點實事?

為了不出亂子,甚至還有所謂的“政績”,這些甫上官場的新科進士們多半得靠著熟知政事流程和地方人事的胥吏們扶助,否則或許連升堂都會鬧出笑話,失了新官人的體面!

這些胥吏多是在衙門久混成精的老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