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公主又將柳若姍也好一番打量,到了柳若娟那裡,長公主的神色就有了些微的異樣,看柳若娟的目光帶上了些探尋的意味。至於大姐兒,長公主不過就看了一眼,並沒有給與什麼關注。
與長公主寒暄完了,少不得又與在座的女眷們一番相見,寒暄之後,大家才都落座。
柳老太太沒讓柳若姒跟著柳二太太,而是將她拉到自己身邊,就在長公主的身邊坐了。柳若姒並不肯多話,一面聽著長公主和柳老太太說話,一面四下略一打量。
這屋裡的女眷。大部分她都是認得的,也有不認得的。定遠伯夫人楚氏,還有禮部尚書夫人陳氏,這都是柳若姒比較熟悉的。楚氏今天帶了三個女孩子來,看模樣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打扮的都極俏麗。陳氏也帶了家裡的兩個侄女來。再有最下首坐的一個穿石青的中年婦人,柳若姒不曾見過,卻是兵部右侍郎關家的夫人楊氏,楊氏身邊也帶了一個女孩,看著年紀略小,不過十四五歲的模樣。
長公主這屋子本就富麗堂皇,一屋子的人也都珠光寶氣。一眼望去,唯有楊氏母女兩個略顯寒酸。
柳若姒不由得就多看了這母女兩個一眼。楊氏身材幹瘦,臉色有些蠟黃,看著似乎是久病的模樣。她的女兒也長的瘦瘦小小,坐在那裡頗有些拘謹。看著這母女兩個,柳若姒不禁想到她偶爾聽到了兵部右侍郎關向東寵妾滅妻的事情來。看這母女的樣子。這傳言也就十分可信了。
“……不是還有位大姑娘,今天怎麼沒來?”長公主問柳老太太。
“本是要來的,這兩天突然染了時疾,怕過給人,因此上沒來。”柳老太太就笑著道。
“老太太幾個孫女都是好模樣。我還記得大姑娘,說話甚是爽利,只模樣比你這三姑娘略遜了一些。”長公主就道,一面就看向柳若姒。
“……改天帶她來給公主請安。”柳老太太將柳若媛一語帶過,又跟長公主說起柳若姒來,“……這孩子自小乖巧,又聰明,且極孝順。跟著她父親唸的那些書、寫文章……,手也巧,我這戴的抹額,就是她親手繡的。平素但凡有空,就陪著我說話,抄的經書是最好的……”
聽著柳老太太在長公主跟前這樣誇讚自己,柳若姒暗自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更讓她覺得有些不妙的是,長公主看向她的目光是越來越熱切了。
“都讀了些什麼書?可氣我那個孽子,讀書上卻不大上進……”
長公主話說了一半,外面就有小丫頭進來稟報,說是永靖王妃來了。
長公主忙將話頭放下,親自站起身迎接。
將永靖王妃迎進來,大家都過來見禮。柳若姒站在柳老太太身後,也隨同大家一起屈膝向永靖王妃蘇氏福了一福。都在京城,有些人即便是再不想相見,卻也免不了碰頭。柳若姒只能接受這個現實,並努力不讓內心的情緒暴露在臉上。既然見了面,柳若姒也忍不住打量了蘇氏兩眼。
如今,蘇氏還不到四十的年紀,鵝蛋臉,眉目寡淡,中等身材,腰身已經略微有些發福。蘇氏並不是一個人來的,她還帶了一個十五六歲的年輕姑娘在身邊。
“……住在我那,就跟著我來了。她娘和伯孃們想是一會也該到了。”大家落座,蘇氏就對長公主笑道。
“這孩子,還是跟小時候一樣,就是喜歡粘著你。”長公主就笑道,一面就摟著那年輕的姑娘,讓她挨著自己坐在了榻上,樣子極為親密。
“……就只有三姑姑,總是記著人家小時候那一點兒事。”那姑娘就對著長公主撒嬌道。
“蘇七姑娘出落的越發秀美了。”
“有些日子不見,聽說七姑娘是出京來著……”
就有在座的女眷忙笑著奉承道。
蘇七姑娘,蘇晴暖,這又是一個讓柳若姒刻骨銘心的名字。眼看著那張俏麗的臉,還是那樣活潑嬌嗔,眼神中時時流露出天真的神態,柳若姒不由得眼睛微眯。蘇七姑娘,一點都沒有變。
永靖王妃蘇氏的孃家,也是仕宦大族。蘇家如今在京城主要有兩房人口,一房是如今做著禮部尚書的蘇寶,另一房是國子監祭酒蘇實。永靖王妃蘇氏與蘇實是嫡親的兄妹,蘇晴暖是蘇實的女兒,在蘇氏族中排行第七。
因為蘇氏嫁給了宗室的永靖親王,蘇晴暖就跟著榮成翰兄弟幾個,親熱地叫長公主為三姑姑。這個叫法,在輩分上並沒有什麼錯。但是實際上,榮成翰兄弟幾個極少這麼稱呼長公主,倒是蘇晴暖,每次見了長公主,必定會這麼稱呼。
蘇晴暖的那些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