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皇帝。
要知道皇上現在還活的好好的,如果不出意外十年二十年還是有的,可是這位太子呢不知道夾起尾巴做人。卻給點陽光就瞎燦爛,搞不好他還以為自己巴結他呢?
如蘭覺得還是讓太子繼續這第弱智得了,省得自己日後費力收拾,就借太子的名義把三皇子母子好好收拾,這樣不會髒自己的手,也名正言順。
兄弟相殘自古就是最殘忍又最合情合理的,誰不想要那個最高的位置,哪怕是兄弟又如何呢?
如蘭皺眉強壓心裡想把太子丟出去的想法,努力端著皇后的架式,不冷不熱道:“太子這話說的倒是輕狂,本宮是皇后,自得盡心盡力的為太子著想,選擇合適的太子妃。
可是太子也別把架子端的太正了,到底本宮現在還是皇后,太子在本宮跟前還得行禮。還要喚本宮一聲“母后”呢?”
太子這下就不明白了,皇后這話裡可沒半點投誠的意思,反而把她與自己摘的乾乾淨淨的。可是在選妃上又為何爭求自己的意見,明擺著想幫自己一把。
而且皇后也有六皇子。太子妃的人選做為繼母自是不希望太強,這樣日後對六皇子爭位也是威脅,哪怕六皇子年紀尚小,可是太子絕
不相信皇后不希望六皇弟爭一爭。
六皇弟在上書房的表現大家可是有目共睹的。雖然年紀不大,可是見識學問都不錯。
而且現在就是一幅小大人的樣子,端足了皇子的架式和涵養。父皇對六皇弟也極其喜歡,所以太子一直以為都覺得六皇弟與三皇子一樣,都想與自己爭太子之位。
所以自然對皇后也沒什麼好感,這天下的繼母有幾個盼著前妻留下的孩子過的好,都不是盼著前頭的孩子越笨越好,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兒子超過去。
所以自打相看太子妃的事,交到了皇后手裡面後,太子就沒安心過。就怕皇后太黑了。真給自己尋一個看似風光內子沒一點助力的太子妃。
到時候自己就真讓三皇子壓著了,指不定哪天就讓三皇子爭到太子之位,自己就真是什麼也沒有了。
當年母后死的那樣慘自己也沒敢去看看,就是怕惹父皇不快,為這個太子之位。自己付出了多少,這是三皇子和六皇弟能比的嗎?
他們只是比自己多了一個好母妃,一個得寵的母妃,自己的母后本是一國皇后,卻讓賢妃那老賤婦算計上。
不僅讓母后受盡折磨更讓自己在後宮毫無助力,父皇待自己也一直冷淡,不然自己何必過的如此憋屈呢?
如蘭知道以太子的智商能想到的不多。也不會相信自己想幫他打敗三皇子,可是並不想要什麼好處。
更不想投到太子名下,自己好好的皇后不做,幹嘛投靠太子這不是吃飽沒事幹嗎?
看來有必要好好點醒太子,看在許氏的面上如蘭對太子一直多有關照,並未讓太子處處受制。現在也全當是為了自己或是看許氏的面子。點醒太子一二,反而許氏只求太子將來有條命在。
這個小要求自己還是可以辦到的,而且以太子的智商,想日後翻身也不可能。
“太子,這後宮不是隻有投誠和敵對關係。不有一種叫做合作,但是基礎是雙方地位平等,不是一方依俯另一方,更不是一方弱勢借另一方提高地位。
太子覺得本宮有必要向你投誠嗎?本宮不管誰做皇上都得供著本宮這個太后,所以本宮對於誰當皇上不感興趣,也不放在心上。
反正能何本宮的富貴平安就好,本宮不會看任何人臉色行事。
本宮之所以給太子一個機會,自己選一箇中意的太子妃,只是不想三皇子與賢妃坐大罷了。說到這裡太子該明白本宮的意思吧!還需要本宮說的更清楚一些嗎?”
太子臉上一紅,心裡暗自怪自己太自大了,差點就得罪了皇后。皇后確實沒必要現在就投靠自己,這父皇活的好好的,皇后的榮耀還有得享,何必跟自己這個太子沾邊。
一旦自己出事,皇后反而落不到好,還不如太太平平的做好皇后的本份,日後這太后之位是少不了的。
太子忙起身拱手道:“兒臣謝過母后教悔,兒臣自會把母后的話放在心裡,不會給母后惹事的。太子妃的事兒臣倒是有幾個人選,只是卻不知道父皇會不會應下?”
如蘭慢慢的喝著茶,淡淡道:“皇上哪邊你不必擔心,本宮與你有一樣的敵人,所以一定幫太子如願的。當然太子也需擺正態度,本宮不求你什麼,本宮只是與太子合作。”
太子忙點頭稱是,然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