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名人名字當城市名,比較熟悉的有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等等,後來蘇聯垮臺,那兩個城市也先後該了名字,一個被叫做聖彼得堡,另外一個就是伏爾加格勒。
相比較之下,這個葉卡捷琳堡倒是一隻沿用著,這個名字來源於俄羅斯歷史上最著名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葉卡捷琳娜是一個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她是一個立陶宛農夫的女兒,三歲就成了孤兒,被一個路德派牧師收養。她在養父家又做女傭,又做保姆。她不識字更不會寫字,講的俄語帶有很重的德國口音。她最初嫁給一個瑞典騎兵。在北方戰爭期間,她成了俄軍的俘虜,後來變成沙皇彼得寵臣情婦。後來彼得和她邂逅,從此倆人結下不解之緣。
命運使葉卡捷琳娜這個他人往日的姘婦,一躍成為居萬人之上的君王的寵姬。她相貌出眾,妖冶嫵媚,加之又溫柔有禮,故此很快就征服了彼得的心。彼得死後,在近衛軍的擁護下,東正教最高會議和樞密院共同宣佈葉卡捷琳娜為女皇。
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我們在葉卡捷琳堡並沒有找到末日系統。經管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這個城市集聚了全國最主要的重工業,從而奠定了無可爭議的地位,可是我們依然沒有找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不過初步的救援工作進行的還算不錯,我們一共收救出來近百人的倖存者。這讓安德烈老頭非常高興,不住口的誇獎我們,說什麼他們一個多月的工作量,我們不到半天就搞定了,實在是太神奇了。
單這並不能讓我感到開心,相反隨著日子的一天天流逝,我真的擔心老毛子那不靠譜的末日系統會自動引爆。要知道老毛子曾經制造出來一枚史上最大當量級別核彈,取名為“沙皇”,當量相當於1億噸TNT炸藥。研製完後蘇聯人自己也傻了,當時為了追求威力,白痴般地認為這就是先進核武器的發展方向,可以在美蘇冷戰後佔據優勢,結果連個試驗場地都找不到,只能對當量進行減半測試,實際爆炸當量約五千八百萬噸,即便如此,即便測試在極其偏遠的新地島,“沙皇”還是對蘇聯造成了很大的破壞,蘇軍的作戰通訊系統幾乎完全癱瘓,雷達電子裝置很多都不能正常工作,所以這種自殺核武器隨即終止。
當然了,後來人們發現一枚一千噸當量級的核彈,遠不如十枚一百噸當量級的核彈威力大,還經濟合算,就再也沒人去製造大核彈了。可是已經造出來的那枚“沙皇”核彈卻沒有被銷燬,鬼才知道在末日系統之中,“沙皇”會被投向哪裡。
當天的公文邸報也比較讓人鬱悶,除了孫宏旭順利到達華沙之外,只有老藥平安的到達了馬加丹港。不過馬加丹比較小,全州也就只有四五十萬居民,老藥一頓忙乎,只找到了三十幾個倖存者,還都是老弱病殘。葉卡捷琳堡已經脫離了西伯利亞的範圍,我們已經無法用電話聯絡老藥了,他只能透過電報向我發了一通牢騷。
浩劫次元年正月二十七日,我們的直升機編隊繼續向西進發。到了這個地步,連我都不得不服氣老毛子的地域遼闊了,好多時候我都懷疑這連綿不絕的土地,是不是該佔的不該佔的,都被老毛子佔去了?我們是從西伯利亞的中部進入俄羅斯的,一路往西飛了這麼多天,實際上連俄羅斯國土面積的一半也還沒有飛完。
還好從葉卡捷琳堡到喀山共和國的路程非常近,兩個小時左右就飛到了。我對這個城市心儀已久,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說在喀山,你可以看到世界上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兩大宗教和睦共存的景象,在這裡,有二十七座東正教教堂和三十一座伊斯蘭教清真寺。站在樓頂上,一邊是典型東正教風格的,有四百多年曆史的布拉格維申斯克大教堂,而另一邊則是宏偉的庫爾·沙里夫清真寺。在喀山的街頭,你可以看到蒙著面紗的穆斯林女子,也可以看到身著前衛的俄羅斯時髦女郎,當穆斯林教徒們在清真寺裡虔誠的做禮拜時,馬路外面的年輕人們正在大口的喝著啤酒狂歡。兩邊相安無事,各得其樂。也只有在喀山,人們對宗教的信仰,完全是建立在寬容和諧的基礎之上的,或許是一種文化習慣吧。
剛剛飛到喀山市的上空,往下一看,不僅震驚,好漂亮的城市。對講機裡面曹誼靜請示:“老花,咱們降落在哪裡?”我聽了哈哈大笑:“那還用問,來了喀山,當然要去喀山克里姆林宮了。”克里姆林是蒙古語,意思就是“堡壘”,鄂爾多斯也是蒙古語,漢譯過來,是“金帳護衛”的意思。克里姆林宮在俄羅斯不止一處,最有名的是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不過喀山這個也不小。畢竟“堡壘”是蒙古人建立的,而喀山,正好是蒙古人分支韃靼族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