睏意,同李菲一站後,彷彿她也修了一星半點的呆功,竟是什麼也沒想,直到地頭。
李菲放景永福下馬車時,睜開眼看了她一下,依然不發一詞。這使景永福恍然大悟,這是他的告別。以後他不會再抓她陪他,這是最後一次,他帶她出行,一如他先前在馬車上所說“沒有下次”。
景永福目送他的馬車離去,夜風襲來,這才覺,秋已深。
第一卷 P42…44
按照燮王的意思,邊境剿匪得勝回朝的太子李易,由隸王親自出都百里相迎,一入都門便是六聲禮炮轟鳴,這是親王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耀,亦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榮耀。
年過而立的隸王李獻,寬額方頤,濃眉豎目,其貌不似燮王不似德妃,而酷似德妃之父,陳氏族長陳池華。李獻尾隨在李易身後,默然看著一身雍容華貴的宮廷服的李易,滿面春風地走在自己親手參與安排的夾道歡迎的列隊中。要不是李泫之前百般囑咐,切莫失了“情誼”,忍為上策,他最不濟也要挖苦李易幾句。李易的這一手“推盤”雖然使李隸放下心中大石,但他同李泫一樣,並不相信李易就這樣輕易放過了他們。既然李易要做一副兄賢弟愛的溫馨畫面,那麼他們就配合下,先弄明白李易的用心再應對不遲。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向聰明但過與急進的李易為何去了趟淄留就變了呢?這是他們所不瞭解的,而李易這一變,將李泫精心安排多年的陷阱掄空。
入了宮門,李泫為首的一眾皇子王爺迎上了李易,一番友愛情深的言語後,李易隨眾人入政梳殿。只有李菲依然那副冷性子,慢悠悠地綴在最後。
李易跪在殿中,叩首謝恩後,將淄留之事娓娓道來,按景永福杜撰的版本。他得到訊息後,與軒轅將軍聯手,如何這般……燮王聽得入神,竟忘了賜座,等李易講完了,才想了起來。
李易入座後,卻聽身後朝中大臣有人出列,發問道:“請教太子殿下,這群景匪奸猾無比,難覓其蹤,饒是軒轅將軍也沒能與之正面交鋒過幾次,不知太子殿下如何使計找到賊窩,一舉殲滅景賊的呢?”
李易沒有轉身也認得他的聲音,正是隸王的外祖父陳池華。他心下琢磨,若在殿上告之眾人,此計出自一個十四歲的景國少女,倒是可以公開大福的名字順勢光明正大的娶之為妾。可若真這樣,大福就不再是他的秘密,以前幾日李菲和司馬秋荻對她的熱絡勁,楊家、司馬家恐怕都不會放過這樣一個人物。他放不開那張狂的小丫頭,更不願看到她被李菲或司馬秋荻帶離他的身邊。
燮王在龍椅上也笑呵呵地問:“易兒,父王也很好奇,如何得到景賊的訊息,又是個什麼樣的訊息?”
李易恭敬頓首,逼他做一個選擇的話,那他寧願是前者:“此訊息來自一位景女。兒臣與她約定,兒臣向天下公開她的名字,她就答應嫁於兒臣。”
李泫與李菲聞言,雙雙變色。景女,哪還會有誰?向天下公開她的名字,一個同景國著名痴兒的名字,不啻於是對燮國皇室的一種侮辱。李菲曾放出太子不收他收她的話,但也不會去大肆渲染這樣一個名字。
“哦?景國的女子?”李和裕捋了把花白鬍子,“易兒你只有一妃,也實在太少了。父王一直在為你留意合適女子,既然你有心於這個景女,父王可為你做主。只是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景國的出生又如何呢?”
李易何嘗不知道說出大福的名字會在朝殿上掀起滔天巨浪,可是,為了將那她永遠留在身邊,他還是鼓足勇氣在政梳殿上朗聲而道:“回父王,她姓平,名大福!”
“……”片刻之後,李和裕站起身來,手指李易,渾身顫抖地怒道:“荒唐!荒唐!實在太荒唐了!”
殿中一片譁然。
李易跪下:“父王息怒。”
李和裕厲聲道:“你可知這樣一個名字如何能宣揚天下?告訴景申茂我燮國的太子,娶一個跟他死去的白痴女兒一樣名字的景女為側妃?不!斷不可能!孤絕不允許!此女居心叵測,易兒,你如何會答應她這樣的條件?”
李易抬頭道:“父王,兒臣相信平大福是真心助我燮國,不然她不會在淄留幫助兒臣而非她景人……”
“別說了!”李和裕揮手,喘著粗氣地道,“即便你想娶的是景申茂的女兒景國公主大福,孤也不能答應。”
這時,幾乎從來不在朝殿上說話的迪王李菲上前一步道:“請父王息怒。這個景女平大福菲也見過,據菲來看,此女並不願嫁五哥,故而以公開其名為約,好叫五哥知難而退。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