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1 / 4)

小說:誰為峰 作者:

苦海見對方態度誠懇,於是頷首道:“貧僧乃習武之人,心知天下有三把劍。這第一把乃匹夫之劍,此劍以金鐵為形,耀武為宗,彰顯的是威儀暴力;第二把乃君子之劍,此劍以忠義為形,仁愛為宗,做的是俠士英雄;第三把乃王者之劍,此劍以黎民為形,社稷為宗,行的是天下太平。施主若用匹夫之劍,他日必為匹夫所傷。若用君子之劍,亦不能治國平天下。貧僧還望施主手握王者之劍,以天下蒼生為念。行義師,施仁政,愛子民,保疆土。唯其如此,方能再創盛世太平。”

趙光義欽佩苦海的遠見卓識,頓生惜才之心,於是誠心相邀道:“大師高瞻遠矚,宅心仁厚,實為佛門楷模。小王覺得,大師既然如此關切天下蒼生,何不在朝為官,也好便宜行事。本王自當竭力保舉閣下為國師。”

苦海淡淡一笑,施禮道:“阿彌陀佛!貧僧乃方外之人,早已無權欲在心。施主如果誠心向善,就算無貧僧在側,也能恪己律人,澤被蒼生。反之,施主心中若無黎民百姓,即便貧僧在側,也是形同虛設。”

趙光義略感失望,惋惜道:“真可惜了大師一身才華,不能為國家效力了。不過本王還是想問問大師,您用的又是何種寶劍?”

苦海雙掌一合道:“善哉,善哉。貧僧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行的是吃齋唸佛,做的是普度眾生。”誰知趙光義卻朗笑道:“看來大師也有謬誤的時候。”苦海聞言一愣,隨即謙恭地道:“還請施主賜教。”

趙光義侃侃而談道:“依本王看來,這天下應該有四把劍才對。而這最後一把就是無劍,此劍以虛懷為形,不著為宗,修的是無相涅槃。”

苦海恍然笑道:“施主見識非凡,才華橫溢。他日必能贏得天下,成就王圖霸業。”他說著踱了兩步,又道:“一將功成萬骨枯,成也是孽,敗也是孽。是非成敗轉頭空,來也是空,去也是空。還望施主心繫天下蒼生,在攻城掠地時,儘量減少殺戮。要知道,得天下容易,坐天下則難也。”

趙光義沉默了片刻,隨後正色道:“大師言真意灼,至情至理,小王定當奉為座佑,時刻銘記於心。”苦海欣慰道:“善哉,善哉。施主慈悲,乃貧僧之榮,大宋之幸,天下蒼生之福澤。”苦海言訖,雙目精光暴漲,整個人突然如大鵬展翅,飛撲向趙光義。

苦海突如其來的行徑,令趙光義大感意外,更令周圍士兵驚慌失措。四大護衛倉皇中刀劍齊出,但又怎阻得了苦海的發難。趙光義急切間拔劍欲刺,豈料劍還沒出鞘,便被苦海輕輕推了回去。他見趙光義腰間有枚玉佩,於是探手取下,隨即展開“七鬥星雲步”,穿梭於千軍萬馬之中,眨眼便沒了蹤影。

趙光義驚魂未甫,卻聞天際傳來苦海滾雷般的聲音道:“相見既是有緣。施主此玉佩,權當是送予貧僧的見面禮吧!貧僧會時刻掛念施主,還望施主勿忘今日之言,好自為之。”

“如此妙人,世所罕見。他這是在警告本王啊!可惜,可惜。”趙光義抹了把冷汗,兀自喃喃自語道。

那被苦海調教過的慕容延釗,此刻變得乖巧多了。只聽他心有餘悸道:“王爺如果擔心這和尚日後滋擾,可請天龍將軍除之。”趙光義聞言笑道:“熊天霸雖是個人才,但他太過陰鷙,兼之野心勃勃,不可重用。而這位大師乃真正高士,殺之只怕會人心盡失。”慕容延釗被說得啞口無言,只得喏喏稱是。

趙光義隨即下令道:“傳我將令,大軍就地駐紮,暫不攻打江陵城,也不得滋擾鄰近鄉民,本王要宣佈幾條新的軍令。”眾將士齊聲應諾,竟是不敢違背分毫。

苦海一路往北而行,走過一段荒蕪人煙的不毛之地,早已是食不果腹,飢腸轆轤了。這天,他來到一座頗為熱鬧的小鎮,見菜市口有家酒肆,生意十分興隆,於是便上前化緣。

酒肆臨街的一張桌位上,坐著對少年男女。男的大概二十出頭,穿一套玄色勁袍,臂上繡著條張牙舞爪的金色飛龍,顯得十分醒目。加之生得高大魁梧,連吃飯也是一副威風凜凜的坐姿。女的大約十七八歲,身穿鵝黃長裙,外襯白色貂襖,頭插鏨金珠花,渾身上下自有股不容褻玩的高貴氣質,兼之容貌甚美,顯得與環境頗不協調。

苦海剛踏進酒肆,便有酒保迎上來道:“喂!那個大和尚,要化緣到別處去,本店概不施捨。”苦海見酒保無禮,於是含笑施禮道:“阿彌陀佛!這賣食是行善,施捨亦是行善。施主又何必厚此薄彼,拒人於千里之外呢?”

“嘿!你這禿驢,不給就是不給,哪來那麼多廢話,還不快滾。”酒保一個不順心,竟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