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2 / 4)

小說:我為聖皇 作者:宮本寶藏

,修行界便將大陸十三道名字按十三位真君的名字命名。

經歷過滅世之災,當時不管是修行界還是世俗界都可以用千瘡百孔來形容,但俗世作為修行界的根本,卻沒有那個勢力會放棄,不過當時天道宗實力最強,於是乎這代天刑罰的權利就落到了天道宗頭上,為此天道宗還專門煉製出了一套神器——“江山令”。

作為套裝神器,‘江山令’可以拆分成三十九塊,每一塊都分別代表一州之地。可以說在如今的俗世界中,得江山令者得天下,如果想要稱皇就必須將一府之地的三塊江山令盡數收集到手上,不然就算你佔據七八州之地,實力遠超一般的帝國,帝就是帝,皇就是皇,冒失稱皇很有可能會引來天道宗的制裁。

說完當今大陸格局的由來,李聰明頓了頓後,方才繼續說了下去,因為李聰明下面說的東西才是隱秘中隱秘,也是為什麼會發生靖國之變的根本原因。

據李聰明從瞭解,其實在上古時期大陸格局並不想今天一樣,修行界壓制俗世界,而是修行界與俗世界齊頭並進。甚至可以說當時的俗世界,比之修行界更強,甚至有壓制修行界的勢頭。

其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在那個時代,除開重生之道,宇宙之道,信仰之道外,還有另外三條大道存在。這三條大道分別是皇道,霸道,聖道,如果說重生,信仰,宇宙三道注重出世,那麼皇道,霸道,聖道的重點則是入世。皇道講究皇氣,以仁義為先,代天刑罰可謂是牛的一筆;霸道講究殺戮,以殺制殺,以此換得一個新的世界;至於聖道講究的則是天地正氣,聚集天下大義為自己用,藉此教化世人。

作為三道的至高存在聖皇,霸主,聖人,其修為相當於重生之道中的‘破碎真空’,信仰之道中‘天人合一’,宇宙之道中‘創世’。可以說這些都是至高無上,萬古不變的存在。也正是因為有存在這些至高無上存在,當年的俗世界才能與修行界分庭抗議,但隨著滅世之災的到來,這一切都將成為了過去。至高無上的皇道,充滿殺戮的霸道,仁義無雙的聖道也就此沉淪,最終成了一個美好的記憶。

隨著聖皇,霸主,聖人的消失,俗世界再也不可能與修行界對抗。要知道修士也是人,人都有貪慾,面對世俗界如此一塊甜美的蛋糕,修行界沒道理放過,所以才會出現如今修行界壓制世俗界的事情。同樣人也有恐懼,在修行界壓制世俗界的同時,修行界也不得不防備三道傳人再次出現,這或許才是當年天道宗會煉製江山令的根本原因。

照李聰明的分析,當年天道宗如此做法有四個原因,一是顯示修行界至高無上的地位,二是透過江山令監察天下,三是防止三道傳人再次出現,四是為瓜分天下氣運。

說到氣運李聰明就不得不向吳嗔細細說道,氣運這個東西神秘而又現實,為了讓吳嗔明白氣運為何物?李聰明打了一個非 常(炫…書…網)直觀的比喻,沒有氣運之人就算擁有可以修煉到至高無上的天資,搞不定摔一跤就能摔死,有氣運的人哪怕天資再差甚至沒有,弄不好出個大門都會有人將自身功力傾囊傳授,而這就氣運。

同樣天下沒有白痴的午餐,想要獲取更大氣運除了自身擁有大氣運外,還需要去爭去掠奪。對於這種能夠增強自我實力的東西,修行界沒道理不去搶,再說當年聖皇啟隕落之時就說過,當世俗界再出現一個天朝的時候,便是三道迴歸的日子,對於這個曾令整個修行界都感到恐懼的對手,修行界沒道理任由其發展,這也就是為什麼,世俗界會不斷遭到修行界打壓的原因。

彷彿是為了證明這個觀點,李聰明將四百年前周朝滅亡,辰星帝國崛起作了一個參照。作為一個辰星帝國的皇子,吳嗔有理由不知道周朝上面的朝代,但對於周朝卻不得不做了解,畢竟到現在為止民間還存在一個叫做“慶民莊”的組織,在不斷地謀劃推翻吳家統治,再建立一個周朝的夢想。

周朝,起於周太祖盤武之手,相傳盤氏一族與上古時代的聖皇盤有著血緣上的關係,當然這或許只是統治者對於民間的一個幌子,畢竟這種事情歷朝歷代幹了不少。但不管怎麼樣這些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最終的是周朝經歷六百年風雨而未倒,其疆土更是佔據了十三道中的七道之地,比之如今的辰星帝國還要來昌盛,但就是怎麼一個強盛的王朝,最終卻毀於辰星帝國之祖吳源之手。

吳源是什麼人?倒不是吳嗔看不起自家老祖,而是吳源這個人實在不咋滴,身高不過五尺,修為不過化髓,為人吝嗇貪婪,十足一個地痞。每當家譜讀到這裡,吳嗔的腦海中就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這個人是怎麼從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