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部分(2 / 4)

小說:驚雷逐鹿 作者:風格1

波的小人物來說,自家荷包裡的每一個銅子都是有份量地。 標行中人。 無論年紀大小,或多或少,都在過往的歲月中品嚐過一文錢難倒英雄的窘迫,自然都很珍惜每一文錢的花使,儘管他們在花天酒地、發洩憤懣的時候,完全有可能拿錢不當錢使。

其實。 西北幕府禁止金銀錠子和散碎銀錢繼續在市面流通,強制發行‘銀鈔’和‘會票’,西北治下計程車紳庶民並非沒有怨言,也並非沒有抵制,但‘銀錢總署’做事還算妥帖周密,雖然國朝肇造以來,朝廷曾經不備‘鈔本’而強制發行並流通使用‘寶鈔’的事情,讓許多民眾心裡至今還存在陰影,並不是很願意使用那些紙做的‘銀鈔’、‘會票’,但這部分人可以選擇使用官方准許鑄造地金幣、銀圓和銅圓。 倒也是大路朝天。 各行一邊,彼此互不干涉。 幾年下來。 西北士庶也漸漸習慣了使用‘銀鈔’、‘會票’的現實,而且輕便易攜的‘銀鈔’、‘會票’確實便利,本身自有金、銀難以媲美的方便優勢,流通的阻力已經沒有開始那麼大了。

西北地面現在流通的‘鈔’、‘票’,其實也是在帝國通行‘寶鈔’地基礎上改進的。

自國朝太祖年間開始發行的帝國‘寶鈔’,雖然由於它本身沒有‘鈔本’而逐漸成為廢紙,老百姓貿易買賣也拒絕使用這種一直不曾廢除的帝國通行‘寶鈔’。

但這種‘寶鈔’,始終都是由朝廷戶部所轄的寶泉局、印造寶鈔局等衙門集中統一印製、發行和管制。

‘寶鈔’的‘鈔紙’是特製的桑皮紙,呈特殊的青灰色,顏色與其他紙張迥然有異。 紙張極其敦厚結實,雖有些粗糙,卻難以仿造——朝廷戶部完全壟斷了‘鈔紙漿料’的生產。

帝國的通行‘寶鈔’,印版雕工精緻,圖案精細,文字精美,疏密有致,花紋繁密,又以套色凹版之術印刷,極難偽造仿冒,‘寶鈔’正面背面印有紅色官印多方,‘寶鈔之印’、‘寶鈔提舉司印’、‘印造寶鈔局印’以及其他墨色印記等等,且這些印章中還藏有暗記,以防被偽造。

而印刷‘寶鈔’使用地印泥和油墨也系專門配製,配方保密,亦由戶部集中管制。

除了在紙張、印版、印泥、油墨上,下足防偽功夫之外,帝國‘寶鈔’在製版時還預先設計了‘暗記’,主要是利用花紋圖案地空隙,或花紋線條來組成一些字或符號,這些字或者符號就是帝國通行‘寶鈔’上的‘暗記’了。 套色印刷而成地‘寶鈔’,如果不仔細觀察鈔面上的花紋圖案,是不太容易找出‘暗記’的,這同樣也很難偽造仿冒。

帝國通行‘寶鈔’在防止偽造假冒的措施上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當時能夠用上地措施都用上了。 而在帝國通行‘寶鈔’的基礎上。 進一步改進改良的西北‘銀鈔’和‘官樣會票’,自然也沿用了帝國‘寶鈔’的所有手段:

首先就是紙張,‘銀錢總署’下屬的‘印造鈔票廠’也同樣的壟斷了西北‘銀鈔’、‘會票’用紙的全部生產,並且在桑皮紙配方中加入了產自吐蕃地一種毒草以及其他幾種棉、麻原料,製成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特殊紙張,分別用於印刷‘銀鈔’和‘會票’,其仿造難度更是遠甚於戶部‘鈔紙’;

至於印版、印泥、油墨、暗記等方面。 ‘銀錢總署’也都一一下足了精細功夫,比如特製地專用印泥、專用油墨。 除了不怕水浸、不怕褪色之外,若是將‘鈔’、‘票’用力在白紙上擦一擦,還能留下特殊顏色的淡淡痕跡,但絲毫不影響‘鈔’、‘票’花紋圖案的清晰如新,這幾乎無法仿冒,由此可見西北‘鈔’、‘票’的偽造仿冒難度,若與帝國‘寶鈔’相比較。 也是隻在其上,不在其下的;

除了‘寶鈔’已經應用的所有防偽手段,西北的‘鈔’、‘票’上面,還使用了‘密押’、‘花押’等防偽手段,也是費了許多心血。

西北現行地‘銀鈔’和‘會票’,在防偽手段上可謂是費盡心思,不計成本,且每隔三年就要以新‘鈔’、‘票’更替舊‘鈔’、‘票’。 並在刑律上對各種偽造假冒鈔、票之行規定了嚴厲的懲罰條例,盡一切可能以防止‘鈔’、‘票’被人偽造假冒。

而在最關鍵的‘鈔本’(發鈔準備金)上,‘銀錢總署’的管制也不含糊,雖然生絲、綢緞、桐油、銅錠等市值穩定的貨物,也可以充當發行‘鈔’、‘票’的‘鈔本’,但是在‘銀錢總署’的管制條例中。 這些‘鈔本代用品’有著比例和時間上的嚴格限制,只有金、銀才是無可替代地通貨‘鈔本’。 市面上流通的‘鈔’、‘票’必須與庫存的金、銀以及各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