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1 / 4)

小說:驚雷逐鹿 作者:風格1

會受洪水影響,導致航運中斷?會不會因而影響成都糧秣的輸送?

只要外水航道和中水航道保持暢通,即便將來戰爭如何血腥殘酷,戰局如何僵持難下,雷瑾都有充分的信心打贏對彌勒教的戰爭,奪取南線的富榮鹽場和瀘州,直至最終完全奪取東川,以完全巴蜀形勢。

雷氏幕府在河隴關中,包括巴蜀的長期經營,再加上近一兩年的發展壯大,在糧秣的蓄積上還是比較有保證的,至少對巴蜀作戰,最大問題並不在於糧秣的充足有無,而在輸送,雖然在入川之前,幕府就已經不計成本,透過隱秘的渠道,秘密的在吐蕃康巴聚居地區,尤其在西川成都府等多處儲備了不少的軍糧馬粟,爾後在北路奇襲陰平道,控制白龍江水道,西路奇襲邛崍關之後,又一直在利用這兩路水馬驛道,日夜不停的運糧入川,為的就是在糧秣輸送上不計代價的保障幕府長期佔領和控制四川的軍政需要。

四川歷來有天府之稱,極少有饑荒之年,糧秣自保不算大問題,許多人家都或多或少有些存糧,即便是現在青黃不接的時節,糧食緊張,但也僅僅是糧米價格猛漲而已,一般情況下還不至於有價無市,鬧到有錢也無處買的地步,雖然對小民而言,這日子未免過得太艱難了。但如果戰事再起,兵馬征戰,遷延日久,以四川眼下青黃不接的時節,必然大大加劇糧食緊缺的情勢,那時節幕府軍隊若不得不與民爭糧,萬一在向稱富庶的巴蜀也發生人相食的人間慘劇,必然對幕府控制西川造成大大的不利態勢。幕府為了長久的佔領,非但不能與西川軍民爭糧,恐怕還得做出開倉放賑的姿態,以收買民心,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求幕府掌握儘可能多的糧食在手,以支撐軍需和將來放賑的巨大需要,而糧食的儲備和調運都集中在道路交通這個問題上。

所以對於水陸通道,雷瑾打起了十二萬分的小心謹慎,尤其對奪取和控制富榮鹽場,斬斷彌勒教很重要的軍資來源來說,外水、中水的航道是否暢通就顯得極其重要了。

雷瑾為此專門決定要乘船考察沿途水道的情況,在他的船隊隨員中,就有不少幕府招募的黃河水工大師和巴蜀都江堰的水利大家,都是興修水利堤防的高手,此行就是要察看沿途水道哪些地方需要整修治理,以確保在洪水期間,保障軍需糧秣和兵員不間斷的向前方運送。

對彌勒教的戰事,雷瑾早就打算放手讓狄黑和公孫龍兩人在東線和南線自主發動攻勢,加上獨孤嶽掌控西川民政和軍需,又有幕府作後盾全力支援,怎麼著也不會大敗虧輸,餘下的就全看為將者如何提調運籌了。

東川戰事不會一帆風順,雷瑾對此倒是有所預感——步兵攻堅仍然是目下西北幕府麾下軍隊的軟肋之一,另外一個則是水軍,都是沒有經歷戰陣,且訓練不足,這種僅具雛形的新編軍團,無論攻堅器械的熟練運作、充分補給、有效維護、有機整合,還是與其它軍團的協同配合,攻守兼備等等戰鬥力都是不夠的,實在難以令人放心得下。

雷瑾一行,行船雖緩,不日也抵達了三面臨水的嘉定州城(今之樂山),凌雲山的大佛雄踞江天,巍然不動,高可凌雲,令人思人力之無窮,雖然難以通海,卻也足可感天了。

嘉定州,上古梁州之地,漢、晉之時屬犍為郡,本朝則直隸於四川布政使司。

其州在岷江、青衣二水之會,襟帶二江,揹負三峨(注:大峨山、中峨山、小峨山,合為三峨。大峨山即通常所謂的峨眉山),山川形勝,北去成都不過五驛之程,歷來攻蜀者若欲由外水(岷江)直指成都,津途便利的嘉定州是必需傾力而爭的水陸要衝。且嘉定州又控扼黎、雅,阻遏西番南蠻直衝成都之路,也由不得人不重視,尤其這裡還是峨眉派的前院門戶。

由於已經與峨眉派初步達成合作與招募意向,所以幕府在南線的軍事行動,嘉定州就是後方糧秣軍械補充和兵員調遣的要衝,這裡早已經實施了嚴格的軍事管制,糧秣、軍械、兵員源源不斷的在此彙集,然後沿江而下,向東開拔,過了宜賓之後,就是彌勒教的控制區了。

雷瑾一行到達嘉定州之後,每日間親自率領軍府一幫人深入到嘉定州各個糧秣軍需供應環節視察,但是毫無例外的都只是看,細緻入微的觀察每個運作細節,卻並不指手畫腳,且不置一詞褒貶,連官場上冠冕堂皇卻毫無意義,敷衍塞責言不及意加含糊混沌推託圓滑的官腔都沒有一句,這種前所未見,純粹的‘冷眼旁觀’態度讓嘉定州守備軍團的節度大人還有知州大人都忐忑不安,他們原本就在洪正麾下幹過,當然知道官僚是怎麼回事。他們雖然和巴蜀大姓豪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