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到老都還記得的流水席。
小孩們更是編了童謠傳唱:
騎大馬,穿綢袍,羅家大郎跨金刀,散財童子把錢拋。
二十四輛車,四十八頭騾,無數牛羊後面跑。
千匹布萬斤棉,件件製成花棉襖,你我都有新衣袍。
大米小米高粱米,羅家任你吃個飽;白麵黃面高粱面,做成饃饃隨你嚼;
雞肉鴨肉老鵝肉,羊肉滷肉五花肉,吃得滿嘴油直冒。
大人小孩齊歡騰,都贊羅家大郎真正好呀真正好!
而這個童謠一直到羅家人離開了麻山屯,麻山屯變成了雙河城、雙河縣,還有不少當地小孩能隨口唱出。到後來如果這附近誰衣錦還鄉,小孩子們就會唱這個童謠以此做對比,更因此讓附近地方留下了辦喜事就撒銅錢的敗家習俗。
以上已是後話,且說傳山和庚二在眾多羨慕妒嫉恨的眼光中,被家人堂堂正正地迎回了羅家。
羅家似乎被簡單打掃過,炕上的棉被都疊放了起來,放在牆根的炕桌也放到了炕上。
唯一的方桌也放到了房屋正中間,四條長凳擺得整整齊齊。
老人們被請上了炕,四老還想叫上庚二。
庚二連連搖頭,拉著傳山在長凳上坐下,還偷偷跟傳山表示,他已經很餓很餓,尤其在他消耗了很多靈氣的情況下。
傳山失笑,心疼地捏了捏他家胖墩的臉蛋,又摸了摸他的肚子。這小傻子,早上酒樓送酒菜給他的時候,他就不知道先吃一點嗎?
庚二對傳山的上下其手已經由抗拒、無奈到習慣了,所以他一點也不覺得傳山在他身上摸來摸去有什麼奇怪的。
可是羅家人不習慣啊,尤其是四位老人,就生怕長孫輕薄小神仙,會被小神仙懲罰。不過他們為什麼要用“輕薄”這個詞?
四老面面相覷,都用眼神問對方:你也這麼覺得?
羅母疑惑地看看兒子,又看看小神仙。她大兒子和小神仙的親暱勁可不像是師徒或者是兄弟之情,但是除此之外還能有什麼呢?
從不知道男人和男人也能在一起的羅母根本就想不到那一茬。
羅父最鎮定,把老人們請上炕後,又招呼羅母趕緊殺了後院唯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