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的命,他們又不想幫蘇弘文承擔責任,所以便想先通知劉永強在說。
吳嵐跟周翠華這會急得六神無主,倆人也沒出去,蘇弘文看她們沒出去便道:“幫我按著患者。”
現在在用連硬外麻醉已經來不及了,蘇弘文只得採用速度更快的局麻,也就是利用利多卡因進行肌肉注射麻醉。
吳嵐跟周翠華也是不大相信蘇弘文這小年輕能把手術做下來,但看到蘇弘文板著個臉氣勢十分嚇人,不知不覺竟然鬼使神差的按照他說的做了。
幫林佳倩擺好體位,蘇弘文直接用注射器對會陰部進行了局麻,隨即就用手術刀開始進行會陰側切術。
會陰側切是指在會陰部做一斜形切口。會陰切開術不僅包括側切,還可以中切,可以防止產婦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且外科切開術容易修補和癒合的更好。
蘇弘文所做的會陰側切術更上述的都不一樣,現在林佳倩的產道已經出現撕裂傷了,蘇弘文所做的側切是為了方便對撕裂的位置進行止血,而不是為了保護會陰避免撕裂。
蘇弘文所採用的側切術說得通俗點一是擴大術野,方便一會對撕裂的位置進行止血,另一個就是擴大產道出口,能順利的把孩子取出來。
所以蘇弘文入刀的位置跟普通的側切術位置不一樣,普通的醫生是不敢這麼做的,一般產道撕裂傷成的大出血的治療方案都是剖腹產,在腹部開啟口子,取出胎兒然後在止血。
這種方案最為穩妥,因為腹部的切口可以更快的找到產道撕裂傷的位置所在,如果在會陰部位切開首先術野不夠大,要是產道的撕裂傷位置深一些,根本就看不到,這是一個方位的問題。
腹部切口醫生的視線是從上往下看,如果產道撕裂傷的位置稍靠下不方便看到,還可以利用拉鉤來擴大視野,可要是用會陰側切的話,醫生的視野與會陰、產道可以說幾乎是一條支線,一旦產道撕裂傷的位置靠後,那根本就是看不到的,用拉鉤也沒用。
蘇弘文不會做剖腹產,因為這屬於手術室操作的手術了,但是側切卻非常簡單,算得上是門診手術,不過一般也都是在手術室裡做,但相對簡單很多,所以在門診醫生遊戲中,蘇弘文還是學會了做側切術。
今天他之所以選擇側切來找產道的撕裂傷,因為他有透視眼鏡。要是普通醫生看到他採取這種術式肯定會認為蘇弘文瘋了,但蘇弘文沒瘋,他不怕找不到撕裂的位置所在。
會陰側切術蘇弘文很快就完成了,隨即他伸手拿過一把止血鉗就把手伸了進去,利用透視眼鏡蘇弘文很快就找到了撕裂傷的位置所在,不過位置稍微深了一些,想要止血蘇弘文就得用止血鉗夾死出血點,然後在用絲線結紮。
蘇弘文是利用透視眼鏡找到的出血點,他可以看到,可外人卻看不到,讓其他醫生看到蘇弘文現在的動作肯定是大吃一驚,這是盲止血啊,能行嗎?看不到出血點也能止血?
處置室裡的人都是外行,錢倩倩算是半個內行,但也看不明白,這樣一來到沒人吃驚,更沒人質疑蘇弘文。
在透視眼鏡的幫助下蘇弘文很快就把產道撕裂傷中的出血點都用止血鉗給夾住了,在縮宮素的幫助下林佳倩子宮的出血也少了很多,一時間林佳倩的命算是保住了,可孩子不行啊,在不取出來就得窒息身亡。
要想取出孩子,蘇弘文就必須用絲線把產道的出血點給結紮上,不然止血鉗會在孩子產出的過程中劃傷孩子,孩子也可能把止血鉗給掛掉造成二次出血,可要用絲線來結紮出血點就得需要兩手打結,現在產道也就能伸進去一隻手,這可如何打結?
到這會蘇弘文也犯難了,可他突然想起衛生院裡有個電切刀,這東西好久不用了,也不知道能用不能用,如果能用的話直接用電刀點在止血鉗上,就可以利用電凝的作用把出血點給焊死。
想到這蘇弘文趕緊讓錢倩倩去把那臺電刀找來,錢倩倩趕緊邁步跑了出去,不多時就抱著一臺沾滿塵土的機器跑了進來。
蘇弘文也不廢話讓他把電切刀裝好,然後試驗一下,萬幸的是這臺電切刀能用,如果是壞的話那可真麻煩了。
很快蘇弘文利用電切刀的電凝功能把出血點都給焊死了,但這個也不保險,一會孩子從產道出來的時候很可能掛破電凝點導致二次出血。
不過現在也顧不過來這些了,先把孩子弄出來在說。
蘇弘文在這時候把手套摘掉仍到一邊,隨即把兩隻手放到林佳倩的腹部上開始按了起來,他的動作相當有節奏,彷彿現在不是在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