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讓他抓住機會控制了冀省,恐怕到了現在致遠醫藥集團也別想在華夏賣出去一盒藥、一件醫療器械。
經歷過冀省的事謝廣義這些人對致遠醫藥集團是嚴防死守,一點不給他們機會,致遠醫藥集團只得轉戰國際市場。
當致遠醫藥集團的架子是由山鷹醫療器械製造株式會社與聚能藥品集團這兩家公司搭建起來的,蘇弘文當年為了把這兩家集團收入囊中幾乎是把這兩家集團給玩壞了,山鷹醫療器械製造株式會社幾乎是失去了歐洲市場,美國市場也幾乎被蠶食光了,聚能藥品集團被玩得更慘,幾乎是分崩瓦解,美國的市場份額早沒了,就剩下亞洲一點市場份額,要不是當初蘇弘文拿出了肝寧、治療阿森尼爾症的疫苗,還有拿出全新的藥品配方大大降低了普通藥品的成本,剩下那點亞洲市場份額也早沒了。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致遠醫藥集團雖然是步入了正軌,但也僅僅就是在亞洲這一畝三分地上折騰,鬧出來的風浪並不大,佔有的市場份額也不多。
高懷遠跟蘇弘文自然不想讓致遠醫藥集團就這麼小打小鬧,他們也想讓集團發展,但集團缺少拳頭產品一時間很難在亞洲有所作為,只能緩緩發展。
到蘇弘文改良肝寧後致遠醫藥集團終於有了一個像樣的拳頭產品。亞洲市場份額擴大不少,但就靠一種藥品還是很難做大做強的,現在機會來了——治癒癌症的新藥還有治癒脊髓空洞症的裝置藥品都有了,正是致遠醫藥集團大展拳腳的機會。
現在那些藥品與器械幾乎是已經進入到華夏各大三甲醫院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蘇弘文會源源不斷的賺取大量資金,但這還不夠,蘇弘文需要更大的市場,亞洲、歐洲、美國、澳洲他都想涉足其中。
以這些藥品、器械的強大功能蘇弘文相信開拓這些市場難度不是太大,畢竟這些藥品、器械都是壟斷產品,別人拿去研究個幾十年也不可能仿製出來。開啟市場靠的是壟斷。可問題也出現在壟斷這兩個字上。
各個國家都有反壟斷法案,這些藥品、器械一出現那些國家肯定會有人拿反壟斷法來說事,這是個很麻煩的問題,鬧不好致遠醫藥集團就得面對天價的罰款。現在集團正是需要資金擴大的時候。蘇弘文可不想被罰。
但怎麼才能不被罰是個問題。他總不能交出核心技術讓其他醫藥、醫療器械公司加入進來跟他競爭吧?傻子才幹這事,可握著手裡的技術獨家生產,那些人拿壟斷法鬧事怎麼辦?蘇弘文相信歐美這些國家的政客是很樂意袒護他們的人。給自己開出一個高價罰單的。
要解決這事比較麻煩,不過也不是沒有破局的可能,只要運作得好也能解決,但如何運作蘇弘文還沒有頭緒,他得親自去一下美國瞭解下情況,看看那些政客對自己的態度在說。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蘇弘文得先做好前期的準備,於是他跟高懷遠商量,讓他親自帶著人先去美國實地考察一下,摸摸情況,等他去了在做最後的決定。
高懷遠對這事自然是沒什麼意見,直接就答應下來,蘇弘文想了下又給李涵芹打了個電話,讓她帶著自己的秘書團隊跟著高懷遠一塊去,人多力量大,他三天後就要去美國了,留給他的時間不算太多,他得儘快搞清楚那邊的情況。
李涵芹點頭答應下來明天一早就趕赴紐約,高懷遠也通知了他的人明天也趕過去,這樣一來蘇弘文要去美國幾乎就成了孤家寡人了,跟他去的人除了醫院配給他的學術交流團隊就剩下龍鷹四個人。
想到龍鷹這四個人蘇弘文給他們打了個電話,讓他們也一塊過去,高懷遠這些人只能明面上調查一翻,很多事從明面上是調出不是什麼的,龍鷹這些人在紐約肯定有他們的關係,一些沒辦法放到檯面上的事讓他們查比較好,他們也有這個能力。
對於蘇弘文的要求龍鷹有點不樂意,他們的職責是保護他,萬一自己這幾個人不在他身邊,他出點什麼事可怎麼辦?
蘇弘文看他們不想去,只能拿金三角的事來說事了,這到是一下說動了龍鷹四個人,當初在金三角要不是蘇弘文他們都得死在那,蘇弘文完全有能力保護自己,看龍鷹他們答應下來,蘇弘文又給他們佈置了一下任務,這些事蘇弘文也不怕龍鷹他們跟上頭彙報,因為這些事並不牽涉到國家的利益,蘇弘文只是想更多的瞭解下美國一些醫藥公司的背影以及態度,只跟他的生意有關,實在不算是什麼大事。
把這些事都敲定後蘇弘文跟高懷遠閒聊了一會就回家了,回去後他直接跟蘇東和、李佩珊說了自己要去美國的事。
蘇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