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話,雲舒心中輕鬆了不少,可依然追問道:“到底怎麼回事,聶翁快跟我說說”
外面的雨下的急,噼裡啪啦如同金豆砸在地上。聶翁絮絮叨叨的跟雲舒將了經過,這才讓她的一顆心漸漸放下。
大公子奉劉徹之命前去解救幾年前嫁給匈奴和親的南宮公主,他雖然跟聶壹一同從馬邑出發,走了一段之後就分開了。他們一個在明,一個在暗,任務不同,後來自然也不同路了。
聶翁說:“為了防止打草驚蛇,桑大人一直要等著開戰的訊息傳回匈奴的前一刻,才能帶南宮公主逃走,不然走早了,誘敵深入的計謀就敗露了,走晚了,只怕又逃不脫。算算日子,再有個三五日,他就迎公主回來了”
雲舒聽著這個安排,覺得十分危險,便追問道:“桑公子帶了哪些人去?多少人?夠用嗎?萬一被匈奴人發現,交起手來怎麼辦?”
聶翁呵呵笑道:“放心,皇上對公主十分緊張,派的都是身邊的能幹人前去,不會出差錯的。”
知道了前因後果,雲舒便不再亂猜,跟聶翁說起了前面的戰事。
‘
正文 221、軍營
221、軍營
夏天的驟雨下了停,停了又下,烏雲來的快,去的也快。
仿若匈奴的騎兵突襲一般,讓漢軍捕風捉影,卻怎麼也不能全部殲滅。
馬邑的埋伏戰打的很精彩,至少殲滅匈奴軍隊三萬餘人,可是剩下一萬多匈奴騎兵,憑藉他們馳騁草原的技藝,和與生俱來的野外求生本領,硬生生的逃脫了漢軍的圍捕,現在反倒主動騷擾起雁門關、馬邑一帶的小村落。
半夜裡,經常會有急報傳到馬邑縣府,雲舒這裡也得到一些訊息,不是這個邊村被偷襲,就是哪處被劫掠,等漢軍趕到時,匈奴人早已跑遠了,真正是讓漢軍頭痛非常。
雲舒和墨清並肩站在廊下,看著雲默一招一式的打著拳。
縱使今天天氣不錯,雲舒也能感覺到墨清的心情很不好。想來也是,墨清身為墨家矩子,雖然常年守護在雲舒身邊,但是他是個心繫天下的人。當初匈奴人冒犯邊關時,他就帶著幾十名弟子自發守護城門,奮戰沙場。如今他身在戰場邊緣,不斷聽到人民受苦的訊息,卻什麼也做不了,心情自然覺得鬱悶。
雲舒不由得想到,墨清沒有采取行動,是因為要守護她嗎?不放心她一個人?怕把她捲入戰場?
“墨大哥,你在想些什麼?”雲舒嘗試著詢問。
他一雙眼睛盯著雲默的拳腳,可是注意力分明不在雲默身上。
墨清楞了一下,想到雲舒慧眼如炬,肯定看出他的心事,便說:“匈奴殘兵殺之不絕,他們為了報復,一直滋擾百姓,讓我心中很是氣悶。”
雲舒點點頭說:“防衛大軍雖然駐紮在此,但是調動起來不如匈奴騎兵靈活,不知墨大哥可有辦法應對此事?”
墨清想了想說:“要防止匈奴人騷擾,有兩個辦法。一是透過偵查,判斷匈奴殘兵的蹤跡,他們不管如何靈活,這麼些人住在野外,總要生活,會留下一定的痕跡,透過判斷,我們防範於未然。第二個辦法,就是釜底抽薪”
雲舒眼底一亮,問道:“如何釜底抽薪?”
墨清分析道:“軍臣單于此次中計,折損了三萬大軍,在近些年中的戰爭中屬於非常嚴重的敗仗。匈奴王庭內部各派一向不和,肯定有人會對他的領導提出抗議,若能引發匈奴王庭內部的變動,匈奴人自顧不暇,哪還有心思劫掠我們?肯定是早早的收兵回家,搶奪王位和地盤去了”
聽他說的有理,雲舒連連稱讚,說:“果然是好計策”
墨清有些頹喪的搖頭說:“想的容易,做起來卻難。一來我們在草原上不如匈奴人熟悉,根本不知他們的動向。二來戰事已起,匈奴人對我們防備嚴密,很難打聽到匈奴王庭的訊息,即使想從中作梗,也無處下手。不過……”
“不過什麼?”
“北地狼煙已傳出千里,各個地方的墨俠兒紛紛積聚到此,已有五百餘人,他們聽說邊關受到滋擾,紛紛表示要去守護邊關,駐紮到邊村中去幫百姓禦敵。我因怕他們行事不周,壞了朝廷的計劃,或者誤被朝廷當成匪類追殺,一直拘束著他們,不許他們行動。這幾日,把他們急壞了。”
雲舒很驚訝,五百名身懷武藝的墨俠,這可是股不小的勢力呀若這麼閒置,真是太浪費了。
思索了一下,雲舒說:“我在軍中還算認得一些人,不如我託人去問問,看能否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