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箭作暗器的武林人物,不知幾許,貧道該指出哪一位?”
紀昭洵忙道:“晚輩只是問對此道有超類拔萃工夫的名家有幾個?”
武當掌教沉思片刻之後,才道:“若指對此弓箭一道有異常成就的人,江湖中只有四位。”
“哪四位?”
“川南的‘穿雲神弩’冷欣,川北的‘百步穿揚’郭文風,這二人在武林有川中雙神箭之譽,另還有專以甩手箭作暗器,以三星奪月手法馳譽扛湖的北京李三儀,以飛蝗手法馳名的江南展無畏,除此四人外,餘皆差上一籌,不勝列舉。”
紀昭洵點點頭,倏對於幫主道:“武當掌教已列舉嫌疑人物,小可不再多言,現在請幫主看證物。”
說著已從腰囊中掏出從白樂山屍體上取下的那支血跡斑斑的鐵羽短箭,雙手送出。
於幫主接過,凝視間,紀昭洵接著又道:“白大俠就死在此箭之下,假冒貴幫弟子,偽傳竹節秘訊一事,小可不敢推諉,但若幫主允許以功贖罪的話,小可願在一年之內,追出元兇,向幫主交代,以功抵罪,現在小可尚有要事在身,告辭了!”
說完,抱拳向在場的高手羅圈一揖,雍容堂皇而退。
他這份侃侃而言,無畏無懼的氣度,使在場所有人不由心懾,一時之間,竟沒有人出聲阻攔,目送他飄然而逝,君山大會時因他這一來,草草而終……
紀昭洵一下君山,立刻心急似箭,直奔少林,他心懸母親,又急於把這些線索告訴母親,但紀瑤屏上少林又會遭遇什麼呢?
………………………………………………………
第 五 章霜催落花飛滿天
時值隆冬,大雪紛飛。
嵩山的峰巒,粉裝玉琢,已成為一片銀色世界。
這種大寒天,根本不會有人進香朝佛,照說名垂天下的少林古剎,應該會比平日更清靜了。
可是,情形卻大謬不然,山道上不時出現少林寺的和尚,一批批上山,又一批批下山,形色間充滿了倉促和緊張。
在少林寺中的大雄寶殿內,當今方丈百智禪師盤膝坐在一隻蒲團上,神容肅穆而莊嚴,但若仔細觀察,這位一代高僧的眉宇神色之間,卻隱隱露出一份焦灼和不安。
近二個月的時光,為了極力搜覓發瘋而又中毒的楊逸塵下落,已使這位高僧幾乎寢食俱廢,每日在大雄寶殿中,等候派出去的弟子回報。
可是每天回報的情形仍然非常令人失望,千遍一律是:“毫無影蹤,正在繼續擴大搜尋中。”
兩個月來,百智禪師深深憂慮著,心境沒有片刻平靜過,他暗暗奇怪,一個垂死之人,怎會如石沉大海,失蹤得不留一絲痕跡?
他雖猜不透其中的主機,但有一點他卻已隱隱地感覺到,這並不是好兆,凡事出乎常理,必生奇劫。
為了必須找出楊逸塵的下落,搜查圈早已向外擴大,遠遠五百里外,由於尋訪的地區擴大,少林寺可用的弟子,幾乎都派了出去。
這是近百年來,未曾有的現象,可是訊息仍茫然無聞。
現在正是清晨,百智禪師在知客僧慧覺,達摩院五大長老的隨伴下,像往日一樣地等候著,不過,經過兩個月徒勞,百智禪師已感到希望更加渺茫了。
因為若能尋獲楊逸塵的話,不會迤延到今日,至今仍無音訊,在他來說,也不過是稍盡人事而已。
故第二天,他已經在考慮怎麼應付許多必然的後果問題。
就在這時,敝開的寺門口出現一名壯健大漢,那大漢腳剛跨進寺門口,早有值日的小和尚迎了上去。
從大雄寶殿中,可以筆直看到敞開大門的寺外一切情形,百智禪師只見值日的宏本與那大漢一陣交談,接過一張大紅帖子,立刻轉身匆匆地向大殿奔來,那大漢也返轉,消失在寺門外。
待宏本僧奔人大殿,百智已看清他神色間似乎不對勁,立刻沉聲道:“宏本,來人是誰?”
值日宏本立刻在蒲團前停身,雙手捧著那張紅帖,垂首稟道:“回稟師祖,那人來自……長安武勝鏢局。……”
“哦!什麼事?誰的帖子?”百智禪師的微怔之下,不由奇怪,少林與鏢局並沒有什麼來往,對方發帖子幹什麼?
宏本僧已雙手一遞,說道:“掌門師祖一看,自會知道。”
一旁的慧覺立刻接過,目瞥了一下,失聲驚呼,臉色頓變。
慧覺的神色,不由使方丈百智禪師大愕,急忙伸手接過一看,原來是張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