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先前那麼多帝王並無不同,對百姓橫徵暴斂,天下不寧,還不如維持目前狀態,至少百姓還能過的安穩一些。
他敢以自己做了父王這麼多年的兒子,以他對父王的瞭解來下結論:父王當政,與前面幾位叔伯兄長當政,壓根沒什麼不同。不過是將百姓當螻蟻,可隨意驅使壓制。
但與薛寒雲相處久了,他心中想法早已改變。
如今阿父提起稱帝之事,也唯有裝傻一途。
不提司馬瑜如何煩惱,又如何應付蜀王,便是薛寒雲,也想到了這一節。
司馬瑜貴為司馬家子孫,其父蜀王又隱忍不發多年,能教匯出司馬瑜這樣兒子的藩王,說沒野心恐怕沒人相信。野心這種東西,單看隱藏的深淺。
假如蜀王一意上位,他們這般人的結果如何,還真難說。
但天下初定,不比打仗的時候組聯軍。治理天下哪裡能像組聯軍那般便宜呢?
這時候,除了與柳厚商議,他更分外的懷念起自己的先生林清嘉來。
忙完了外面的事務,回到房裡,薛寒雲與柳明月談起此事,也是百般愁緒。
柳明月對此事倒唯有一個態度:“既然蜀王不牢靠,不管他是不是司馬瑜的阿爹,都要阻止他上位!”如今他們手握重兵,除了薛寒雲所帶之兵,還有柳家軍,另有西南羅家兩位將軍手中大軍,賀紹思等人在東南之兵,蜀王若真想稱帝,僅憑芙蓉城的兵及司馬瑜手中軍隊,也頗有難度。
許是這幾年京城頻繁換帝王的緣故,如今人們對司馬家的子孫倒並無多少敬畏,反會暗底裡猜測:這一位皇帝又能當多久呢?
連百姓的擁護,從前的天命所歸之語,都不能夠再成為轄制教化百姓的藉口,司馬家在大啟這片土地上,實在有幾分悲涼。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更新完畢,親*的們,月餅節快樂,祝願大家都過的比月餅還甜!
我一會帶妞子回孃家過月餅節,假期過完就回來了。本文進入倒計時完結,很快就完結鳥!
☆、142完結
一百三十九章
來年六月份;各地擁兵的諸將;包括京中守將薛寒雲等人;奉迎蜀王入京。
蜀王接到陳情表;頓時喜不自勝,唯司馬瑜隱覺不安。
他與薛寒雲等人認識的太久,相互瞭解的太深,其實並沒那麼容易。不過蜀王已經沉浸在了能夠掌握天下的喜悅之中了;倒一力催促著司馬瑜早日進京。
到得蜀王進京的那日;奉迎新帝之時;卻出了岔子。
彼時;司馬瑜騎馬;隨侍在蜀王車駕一側,到得京師城門口;諸將亦是遠道而來,奉迎新帝,但聽得山呼萬歲,卻有兩名將領捧著天子袍服而來,率先跪倒在蜀王車駕面前,一人向著車內高呼:“恭迎太上皇還朝!”另有一人卻舉著天子冠服,跪倒在司馬瑜面前,口呼萬歲:“臣等恭迎陛下萬朝,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眾將領皆跪倒在地,先迎太上皇,再迎新帝。
蜀王坐在車駕之內,先時聽到“恭迎太上皇還朝”之語,已覺有異,待掀開車簾,見得司馬瑜腳下跪著山呼萬歲的年輕武將,頓時臉都青了。
“後來呢?蜀王沒有氣的駕著馬車掉頭回芙蓉城?”柳明月當聽故事一般追問薛寒雲。
薛寒雲笑的得意:“太上皇也是聰明人,豈會做出這種自誤之舉?況且他唯有皇上一子,將來百年之後,那位子還不是皇上的?如今皇上暫且坐了,他在宮中當了太上皇,出於父子名份,好多事只要他想插手,也總有插手的餘地。至於能不能插上手,那就是太上皇的本事了。”
能想出將蜀王架空這一招,他們這幫師兄弟們沒少費心思,更主要的是,這招卻是得了恩師林清嘉的指點。
外界一直認定林清嘉為一代大儒,但在薛寒雲的眼中,自己這位恩師除了迫他讀書,每日生活悠閒無度,閒來釀酒種花,完全不似名士應有風度。也只有這次,他重新回到城外書齋,並且在當前的迷局之中給薛寒雲指點出一條明路,才令得薛寒雲感受到了他超人的睿智。
“要是太上皇插手政務呢?”柳明月也覺不讓太上皇插手政務,顯然頗有難度。
“這件事情,恩師早有對策。皇上新政,且他的想法早與太上皇背道而馳,我們做臣子的,對太上皇只要恭敬著便好,至於決策權,自然還是在皇上手中。”還有一句話薛寒雲沒忍心告訴柳明月。
她與柳厚自來關係親密,自然不能想象得出父子離間之後的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