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小說:縛石 作者:上訪不如上網

,春夏雪融,常有洪水,又有山上的沙石隨洪水而來,若修河堤,沙石沉在河床上,河床升高,來年的洪水一來,又要加高河堤才行。”

我沉默不語。目光落在那張地圖之上,越看越覺得眼熟。看了好半天,也沒看出什麼來。

上了馬車,我腦子還盤旋著剛才那幅圖。撐開了簾子,又向旁邊白衣的易揚要圖來看。易揚看了我一眼,沒說什麼,伸手從懷中掏了出來。

我展開,當時就呆住了!我是白痴嗎!我對自己的智商發出懷疑。因為我展開的地圖拿到了,倒過來一看赫然就是以前大學時流體力學教材上的一幅圖!那時候在物理學院,為了過考試拿了那副圖看地欲仙欲死,顛個個兒我怎麼就看不出來呢?果然在這個界裡變笨了。

當晚,汀蘭掌著燈,在燈下,我對著易揚,水匕銎和禮書泉講解迴旋流理論。以前上課的時候老是抱怨教授講的不夠詳細,說了半天跟拉丁文似的。現在才明白教育這口飯不好吃,估計易揚他們肯定以為我在講火星話。

“也就是說,首先,要把鳴山鑿開引水。”我在地圖點了下鳴山,“山的位置擋住了河水西流,造成東澇西旱,開山引流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河西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鑿開的渠道,就必須在上游築分水堰,用裝滿卵石的大竹籠放在河心堆成一個狹長的小島,河流經此小島,被分為內外兩河。外河仍循原流,內江經人工造渠,灌溉鳴河以西。

在分水堰與渠道之間,再修建了一條溢洪道流入外河,以保證內河無災害,溢洪道前修彎道,河水形成環流,河水超過分水堰時洪水中夾帶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河,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河和渠道了”。我索性直接跳過理論部分,直接說措施。

這是借鑑了我們學流體力學回旋流理論時候的經典案例——都江堰。

我反覆講解,直說的我口乾舌燥,天保佑,誰知道他們聽懂了多少。

“巧奪天工。”一陣沉默過後,禮書泉慢慢說了這四個字。

“恩,”易揚也點了頭,“如此,西方洪澇和東方天旱都解決了。”他看我的眼神怪怪的,“聖女如何想到這鑿山引流之法。”

“恩……我在馬車內左右無事,自己琢磨出來的。”我說的特心虛,“這不是我琢磨出來的,”我心在吶喊,“是李冰琢磨出來的!”

滂城,上次洪災受損最嚴重的城市,當時整個城幾乎被泡在水裡了。行了整十日,最終,在第十日黃昏到達了滂城。當地靈旗和念旗的人馬已經在城以外十里的地方等了大半天了。

聖女,那個過了兩次天驗的聖女,那個不足百日後就正式登冕的聖女,來滂城了,這個訊息在我到達滂城的一個時辰之內傳遍了大街小巷。

之前我都是走的山路,就是在廣臨城也是天黑進城,天亮就走,一點也不聲張,除了教內的人,一般的百姓都是不知道的。而我,在與這邊兩旗的人馬會合的時候就換乘了十六人的大轎,換了紅色的奢華的衣服,頭髮上插了個珠光寶氣,在兩旗的人馬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大張旗鼓的進城了。先高調出現,再平易近人,好象領導人賑災都該這樣。

第二天一大早,我出現在城外的粥場上,短短的灰色上衣,簡單的白色襦裙,頭髮只是簡單的綰了一下,為所有飢餓的,骯髒的,普通的民眾舀粥。到傍晚時分,慕名而來的人只能用人山人海來形容。周圍人聲喧鬧,有災民的哭聲,天主教人的吆喝聲,最多還是民眾的讚歎聲。

“那個女子就是聖女?”

“恩,昨天進城時敲敲打打的陣仗好大,不過,還是今天看的真切些。”

“天主教的聖女居然親自來派粥,真是太不可思義了。”

“我看這個聖女真是把咱們些普通人放在心上,以後說不定有好日子過了。”

“看起來她是挺面善的。”

“面善?看她舀粥時的面容,我他媽就沒見過比她更漂亮的女人了……”

我抬起袖子擦汗,看到遠出城牆上的白衣決決的男子,從早上,到現在,易揚一直在那裡,沒像其他人一樣過來不住勸我休息,而是在那裡矗立著,彷彿是在凝視什麼,在思考什麼,在陪伴什麼亦或是在等待什麼。易揚……

派了一天粥,當我泡在熱水裡時,我覺得我舒服的都要化在裡面了。汀蘭照例被我打發去煲湯去了。

有人敲門,這回我學乖了,一邊披衣服一邊問道:“誰?”

“聖女。”易揚的聲音。他可真會趕場。

可是礙著禮數,我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