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修習。教習講解雖細,卻只讓眾人涉獵,好知道學海無涯。最後傳下一路通經理氣的拳法,就到了臘八。
今年北風甚急,才過“臘八”,就飄下雪來。人去山空,卻撂下了一干勤務。“寮房”又排下值日表,其中醃製乾菜,蓄水備糧,灌模藏冰,添油供香等,都是大宗事物。
眾少年相處月餘,相互摸清了底細,幾名驚才絕豔的世家子弟成為眾人表率,又分出了派系。接領差事是,就更加分明。
“寮房”雖無大權,但管理全觀勞務,和眾弟子交集最密。有人知道內情,提前走動,被放了外差,下山採辦年貨。容輝卻被安排在“太極門”中掃地添香,端茶倒水,跑腿傳話。只道是瀟璇打過招呼,才給了自己一個閒差,還慶幸了一番。
次日辰時,夜燈剛滅,容輝就到了“太極門”前。天色茫茫,卻已有個沒留頭的丫頭等在門口。丫頭見有人過來,蹦蹦跳跳地上前招呼:“小師傅,小師傅,請稟報王老,我們姨娘身子不爽,麻煩請個大夫來瞧瞧。”說著牽過容輝的手,塞給他兩文銅錢。
容輝見她人小鬼大,又好氣,又好笑:“我是新來的,不知你們主母住哪裡,我好去傳話!”若無其事,揣好兩枚銅板。
“小師傅請看,就是住‘琳妃閣’的衛姨娘!”小丫鬟遙手虛指,又襝衽相謝:“麻煩小師傅了!”
容輝聽她一口一句“小師傅”,雖不自在,但平生頭回遭此禮遇,直樂得合不攏嘴,於是汲汲去向管事稟報。
“太極門”中有兩位管事,一是號稱“百曉生”的吳管事,專門主持接待訪客。眼下山門已關,他也下山過年去了。二是負責門內庶務的王管事,他是山上的老人,兒女有他關照,在江湖上混得風生水起。
他年歲已高,覺得蓮山是處極壤,死活不肯下山。門中憐他老邁,就給他配了兩個道童,一個年輕執事,讓他打理“太極門”中庶務。今年那執事回家探親,容輝就頂了他的差事。
容輝走進“太極門”,撩簾進了西廳。廳室分作南北兩間,陳設簡潔,又生了炭火,撒了香料。暖氣烘烘,沁人心鼻。王老正歪坐在紅木軟榻上,由道童服侍吃早飯。他鬚髮皆白,頭戴逍遙棉巾,身穿雲紋鶴氅,顯得十分精神。
容輝上前作揖請安,又轉述了衛姑娘“求醫問診”的事。王老頭也沒抬,兀自小口啜粥。容輝習以為常,眼觀鼻,鼻觀心,束手靜等,片刻後才聽王老吩咐道童:“拿對牌給他。”
容輝早知對牌好比“虎符”,只有親信才能持有。眼下接過一面烏木對牌,決心不負王老信任,辦好這件差事。於是拿了對牌出門,領著那小丫鬟去外藥房請醫。
小丫鬟喚作灼桃,很是機靈。剛出門就拉了容輝的衣袖,主動和他套近乎:“我來了半年,怎麼都沒見過小師傅。”“小師傅上山多久了。”“小師傅怎麼沒回家過年,家人不想你嗎?”
容輝受寵若驚,覺得無可隱瞞,於是有一說一。兩人嬉笑燕燕,灼桃又問:“眼看就要過年了,陳都的‘年節禮’怎麼還沒送來?”
容輝也弄不清這些規矩,就順著她說:“山上關門謝客了,若有人來,我定知道,到時候跟你說。”一人一語,不亦樂乎。
“太極門”中各院雖形同“冷宮”,但世家自有體面,縱是被貶的罪人,也容不得外人怠慢。“太極門”中有“醫館”,請的是名醫坐堂,專給姑娘和丫鬟們瞧病。
容輝拿出對牌,請了孫大夫去“琳妃閣”瞧病。“琳妃閣”是座四合小院,不過一間主屋,兩間廂房。院中還有兩個老媽媽,一個大丫鬟,和兩個小丫鬟,哪裡像是“冷宮”?
眾人見孫大夫來了,忙撩開門簾,迎進正房瞧病。容輝俏立院中,見幾個丫鬟和媳婦穿的均是克絲比甲,戴的也是金銀頭面。款步輕挪,氣質不凡,不禁聯想那位姑娘定是仙女般的品貌。
灼桃又捧出一把杏仁,塞給容輝。天色大亮,鳥鳴啾啾,容輝也樂得受用,邊吃邊等。過了半晌,灼桃拿出藥方,又帶他去“外藥房”支藥。
“外藥房”設在太素門中,中軸線旁,容輝早已見過。這時拿對牌支藥,接過藥方,瞥眼看見白朮、阿膠和杜仲等藥,不由暗暗吃驚:“這分明是副安胎藥,一個被貶‘冷宮’的妾室,怎麼吃上安胎藥了!”心隨意動,額頭見汗,不敢再往下想,這才記起瀟璇曾告誡過他:“太極門不能亂闖,看一眼都不行!”
灼桃接過藥包,藥房又開出票據,讓容輝去“賬房”劃賬,容輝又去了“太始門”。忙完一圈,才知道各家送人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