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歐氏在孃家生下一子後,就抑鬱而終。
柳老爺到底顧念著夫妻、父子之情,不忍兒子手機無分地養在歐家,悖了柳老夫人的意思愣是將那孩子接了回來,取名柳孟炎。柳孟炎雖是長子,卻又不是嫡長子,且被柳老夫人質疑生父,就這麼不尷不尬地養在柳家。
隨後戚氏生下一子柳仲寒,柳孟炎的身份就越發難堪起來。
因此柳老爺有心補償,就疼愛柳孟炎遠勝柳仲寒。
柳孟炎幼時不懂事,聽有心人挑撥,得知親孃歐氏一事,便意氣用事地說了句定要尋了那丫頭報仇。
誰知,這話兜兜轉轉進了柳老夫人耳朵,就成了“定要尋那老婦報仇”,於是柳老夫人也不顧那柳孟炎不過幾歲頑童,叫人將他痛打一通。
柳孟炎少不更事,見柳老夫人厭惡他,又被柳老夫人打怕了,於是有意無意避著柳老夫人。
柳老夫人見此,越發不喜歡他,又常對人說柳孟炎不及柳仲寒孝順,並在柳孟炎考取童試時,不念祖孫之情對外點明柳孟炎德行有虧,只說柳孟炎幼時便立誓要殺她。柳老夫人乃是柳孟炎親祖母,旁人自然不疑有他。
於是乎柳孟炎雖有滿腹才華,卻名落孫山,且聲名狼藉。
也因為此事,原先尚且十分孝順柳老夫人的柳老爺,與柳老夫人母子間生了嫌隙,往日裡柳老爺遇事尚且與柳老夫人商議,後頭就寧願自己橫衝直撞撞破頭,也不去請教柳老夫人。
三王之亂時,柳老夫人主張柳老爺去保三王,柳老爺卻一意孤行效忠皇帝。
等三王之亂平定後,雖柳老爺選對了主公,被封為晟安國公,柳老夫人也不見十分歡喜。
柳老爺得勢後,不忍柳孟炎滿腔壯志難酬,一身才華虛付,又使人上了摺子陳說當年之事實屬誤會,不過是以訛傳訛再加童言無忌,又說柳孟炎如今早已改過自新。
那摺子上去,上面又查實柳孟炎比如割肉給柳老夫人做藥引等等孝行,便令柳孟舉得了孝廉。柳孟炎也是爭氣,進了考場後,一舉得了個榜眼。也不似別家子弟那般拈輕怕重,二十五歲新婚之後領了差事就赴了外任,離京十餘年後,因任上政績顯著,且又有柳老爺幫襯,及早地升為正四品順天府丞,羨煞旁人,成為京中一代德才兼備的楷模。
柳老夫人先不喜柳孟炎舉了孝廉,每常對人說柳孟炎這是有意拿了她做梯子,雖如此,因三王之亂後,顧家要多多仰仗柳老爺幫襯,且柳老夫人與柳老爺母子間越發疏離,柳老夫人也不敢似先前那般大張旗鼓地毀了柳孟炎前程。
不想,柳老爺見柳孟炎赴了外任,將新婚妻子留在家中伺候老人,心裡也可憐他們夫婦兩個,就令柳孟炎之妻呂紅袖掌持家中大小鑰匙,管了家事。
這般,不光柳老夫人,便連戚氏、柳仲寒、柳仲寒之妻小顧氏也心生不滿。
柳老夫人說柳仲寒是嫡長子,且戚氏正經的婆婆還在,犯不上叫呂氏年紀輕輕的媳婦當家。
戚氏、柳仲寒、小顧氏雖不敢出頭,但眼神幽怨,也是附和柳老夫人的意思。
柳老爺一意孤行,不理會柳老夫人,待聽說柳老夫人鬧著要領著戚氏等人回了顧家,也只拿了自己寫好了請罪摺子給柳老夫人看,上面說了自己如何不孝,屢次違背柳老夫人的話;如何不忠,三王之亂時險些聽母親的話追隨了三王;如何不仁不義,將有孕的髮妻休離回家……
柳老夫人見了柳老爺的摺子,又見他是犯了牛脾氣,不管不顧起來,心裡怕摺子當真上去了傷了柳老爺跟皇帝的和氣,且自己因長子休妻、次子連死了兩個妻子早有了個“惡婆婆”之名,不敢跟柳老爺大鬧一場,於是當即沒了氣焰,責備柳老爺母子鬥嘴,不該這般不顧情面,隨即見柳老爺下跪給了她臺階,也就順著臺階下了。
如此,柳家上頭三代代代有怨氣,夫妻父子母子兄弟妯娌間,俱是面和心不合。
如今想想上輩子的事,柳檀雲便覺自己能夠八面玲瓏地在府中跟諸人來往,且順利地嫁入忠毅侯家,已經算得上十分厲害了。
再將家中諸人諸事想了一通,早已過了而立之年的柳檀雲忽地想到府中各方勢力的關鍵所在。暗道隨他府中人心再不齊,隨將來這國公府裡要由誰襲了爵位,如今自己父親乃是朝中重臣,母親又掌管府中諸事,有了如此得天獨厚的身世,自己還去計較府裡誰誰喜歡不喜歡她做什麼。
如此想著,柳檀雲就安心地休憩起來,等著一會子被抱出去見柳家女人們。
今日正是柳檀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