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亦傷亡甚重,冒然出兵只能令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何況,百姓所願乃是和平安定的生活,我旌國之所以能屢屢阻擋戰國雄兵,並不是國力比之強盛,兵勇比之勇猛。而在於百姓痛恨戰國,因為其毀了他們安定生活,可若是旌國主動挑起戰火,百姓是否還能如此萬眾一心,怕是未必。畢竟,連年征戰,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厭惡戰爭。若是逆民心而行悍然出兵,易青實不認同。
大殿之上一陣靜默,站於左側的武將們更是面有贊同,望著罄冉的目光多了幾分探究和讚許。
卻有一文官仍覺不服,上前一步指著罄冉,冷聲道:“我看是你怕了戰國人,才如此長別人志氣,滅我旌國威風。若是戰國那麼厲害,此次王爺怎麼可能沒傷及多少兵勇便輕鬆拿下戰軍精銳兩萬餘頭顱,更是殺得怒王重傷而歸?!若不是我旌國威名在外,那陸元賀又何以舍戰國而投我旌國?!”
“王大人可真是高看本王了,這次擊敗戰軍,本王可不敢鞠躬。那用八珍陣法力據戰軍於松月道,和前往蒼松密谷說服陸老將軍的乃是本王燕雲衛小兵易青,本王可不能奪人之功!”燕奚痕笑著道。
“易青?哈哈,恭喜皇上,喜得良將。一個小兵便能阻戰國鐵騎之鐸芒,我旌國人才輩出,此刻伐戰,大業可成啊。”
那王大人一臉忘形,說著便深深拜側,待跪下叩首半響不聽有聲音,他微微抬頭只覺殿中氣氛甚為奇怪。
他茫然扭頭,迎上身旁一人目光,那人滿面痛惜地搖了搖頭,目光竟帶著憐憫。洋洋得意的王大人還沒有明白怎麼回事,就聽高階之上傳來一個冰冷的聲音。!”王大人好見識,朕心甚慰!”
皇帝的話幾乎是咬牙說出,冷酷而滿含嘲諷,縱使王大人再一時忘形也知道自己闖了禍,惹怒了皇帝,他頓時汗流浹背。
“哼,朕萬沒想到朕的大臣竟都是福言聖聽之徒,退朝!”
旌帝冷聲說著,霍然起身,排袖而去。
第二卷 第72章
旌帝這一走,大殿上頓時便陷入了沉寂,片刻,百官有拭汗的,有唏噓的,也有慶幸的,更有斜著目光打量罄冉的。
罄冉承接著一道道或怨毒,或好奇,或讚賞的目光,神色泰然自若。
我側不知易青的嘴也能如此?毒。
燕奚痕湊近罄冉,微微彎腰笑言著,目光中幾分調侃幾分寵溺幾分激贊
罄冉分明感到,他一靠近,那些大臣們便紛紛轉開了目光,不敢再盯向她。看來燕奚痕雖是終年身在邊關,可在京都的影響力、威懾力例是鋒毫未觀
我是有燕大哥撐腰,有恃無恐。”罄冉眨巴兩下眼睛,轉身向殿外走
燕奚痕一面和大臣們拱手打著招呼,一面跟著她,兩人刖出大殿,高全便匆匆自側廊追了過來,對著燕奚痕一躬身,看向罄冉。
易公子,陛下在御花園召見,請隨奴才來。”
罄冉神色不變,輕勾唇角,宮中之人果真懂得察言觀色,片劌間已從易青變成了易公子。
我隨你一起去見皇兄。”燕奚痕說著就欲邁步。
高金卻走一躬身,笑道:“王爺,太后娘娘和敏公主此刮都在晨明園,奴才過來時太后娘娘吩咐,若是王爺還未回府,就去陪她老人家賞詩,您看
燕奚痕微微蹙眉,罄冉卻笑著道“王爺快去吧,多陪陪太后娘娘,易青先行一步,高公公,煩勞帶路。”
高全忙笑著側身,對燕奚痕一個躬身,這才轉身打前而行。
御花園中,燕奚儂負手站在涼亭中,尚未換下朝服,頭上珠玉幕簾隨風輕蕩,發出微脆之音。
高全將罄冉帶至涼亭十步處便躬身退下,罄冉一步步走向涼亭,撩袍跪地,揚聲道:“草民易青拜見皇上。”
起吧,你上前來。”旌帝獨有的威嚴聲音響起,他並不回頭,目光仍舊望著前方一片海棠花海。
罄冉起身步入涼亭,站於他的身後,亦望向花海。
涼亭前種著兩種裁然不同的海掌,一面乃開得紅豔的西府海棠,一面則是冠枝扶柳的垂絲海棠。
易青覺得朕這兩片海棠開得如何?”
旌帝抬手一揮,回身在石桑邊落座,望向罄冉。
罄冉微微俯身,目光凝向那潔瀚花海,笑道:‘西府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更被文人墨客題詠不絕。易青聽聞旌國不少文臣家中都供養此花,譽為國豔。而垂拜海棠,村冠高展,村姿高撥,花梗細長,歷來被武將所喜。依易青淺見,西府海棠雖嬌媚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