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一向疼愛姐姐,一定不會讓姐姐受委屈的。”
慧馨的勸解慧嘉不好反駁,但心裡卻隱約覺得不是這樣。慧嘉從小受謝老爺教導,對謝老爺的瞭解也比慧馨幾個更深一層。謝老爺要做天下讀書人的表率,怎麼會輕易讓自己背上攀附權貴的名聲?
這些話慧嘉沒法跟慧馨說,她只是盯著桌上的畫看了一會動手添上了荷葉,“。。。妹妹可願幫我完成這幅畫?”雖然這樣說,慧嘉卻直接把筆遞給了慧馨。
慧馨看了慧嘉一眼接過了筆再圖上又添了一朵蓮花,與慧嘉的那朵並蒂而生。兩朵花相映成輝,不知道的人絕對看不出來是兩個人畫的。。。
慧嘉終於把畫都收回了匣子裡,包括剛畫的並蒂蓮。慧馨不想多呆下去就直接告辭了,走到門口又回頭提醒慧嘉,“二姐,我以後不會在畫這些畫了,扇面上那幅那晚是放在我的隨身荷包裡的,二姐最好把荷包也要過來。。。”
慧嘉點點頭,“我記得了。。。妹妹回去也把今晚的事忘了吧。。。”
。。。。。。
慧嘉先回府了,那兩位嬤嬤也跟她一起回去了。剩下的女孩子們終於送了口氣,三太太是個和藹可親的人,慧馨感覺好像過上了一直夢寐以求的輕鬆生活。那天晚上慧嘉說的話慧馨回去後也仔細的想過了,漢王既然誤會那幅畫是慧嘉畫的還拿來做他們的定情信物,而慧嘉也已經答應承認下來,那這事就不在關慧馨任何事了,以後如果有人提起慧馨也只作完全不知了。
慧馨早上去田裡散步,回來後做做針線,午睡後去莊子西邊的池塘釣魚,晚飯就用釣的魚做湯做菜。慧馨忍不住望天祈禱讓這樣的日子一直下去吧。慧楠天天都跑來找慧馨,覺得這位七姐姐總是笑著一副很好說話的樣子,不像五姐那麼嚴肅也不像六姐老是對自己愛理不理的。
可是好日子總是過的太快,十來天后三太太就通知大家該回府了。
第八章
自從離開江寧後謝家發生了很多大事,謝老爺沒想到鄒城賀家已經投靠了漢王,更沒想到漢王會看上慧嘉,謝老爺不得不承認漢王的這步棋走的妙。
謝家祖上農民出身卻以嚴謹持家,到得謝老爺曾祖父輩就置下了不少田地做上了小地主,家裡有了錢謝家就開始培養子弟考科舉,到了謝老爺這一輩竟是出了四位進士。
謝家老太爺和太夫人早就相繼去世,但謝老爺四兄弟卻兄弟情深一直沒有分家。這些年經過四兄弟的合力經營,謝家在朝中朝外的中下層文士中已經成了崛起的新貴。當年大理寺卿盧家也是看中了謝家的未來前景才有意與謝家結親。
謝家四位老爺為使謝家躋身上層權貴之流,從多年前就開始謀劃。當年謝家出了四位進士,人人稱道羨慕謝家,但謝家本身根基不牢經不得眼紅人的詬病,且四兄弟都從基層做起的話不知要幾多年才能熬出頭。
正好謝二老爺當年恩科的恩師捲入“立儲之爭”被罷官,二老爺便趁這個機會直接退出官場,回江寧開設書院。謝家四兄弟便三位在朝一位在野,相輔相成,二老爺的書院名聲大起,另外三位老爺也仕途平順。
說起當年蔣家的相救之恩其實也不過是謝家的順勢而為,謝家要擴大自己的根基聯姻自然是最簡單的選擇。以謝家當年的家境,要在朝中找親家是找不到很好的,而當年謝家看中蔣家則是因為蔣家做的是筆墨生意。
雖然同樣是商人,賣筆墨紙硯的買家卻都是讀書人,尤其蔣家在京城筆墨行業雖比不上專供皇家的王家,卻也排的上第二了。蔣家跟京城權貴多有生意來往,筆墨紙硯又是給主子們用的,所以京城權貴們沒幾個不知道蔣家的,蔣家在這些權貴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力自然也是不容小覷了。
大趙朝女士院的入選方式是舉薦式。地方上有固定名額由地方士紳共同舉薦,京城則不限名額由京城官員和權貴舉薦,當年蔣家就答應為謝家在京城爭取一個女士院名額。
這次謝老爺進京一方面也是為了兌現蔣家的這個承諾,只沒想到路上出了漢王這個變故。謝老爺原想在船上把事情壓下,等到了京儘快跟盧家把事情定下來,漢王權再大也斷不能在京城幹出強娶的事情。
但更沒想到戶部尚書也已經是漢王的人了,戶部尚書夫人辦的茶會上,漢王又跟慧嘉見了面,雖然沒發生什麼事,但事情如果傳出去謝家就是有一百張嘴也是說不清的,謝家四位老爺商量一番便決定先看看盧家是個什麼態度,這便有了二太太上香偶遇盧夫人的事。
盧夫人帶著四小姐偶遇二太太,言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