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都會問‘我們故事裡交給我們什麼’了。”永璂也出來救場,“剛剛永璂還沒回答呢!”這小子,越來越會察言觀色、見風使舵了,蘭馨的努力在一點點的顯現出效果。
皇后想通了,便從來沒把永璂的學業什麼的太放在心上。小孩子嘛,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她家的永璂又不想去爭什麼“大位”,那麼上進做什麼?給人當靶子?算了吧!只要平平安安的,沒什麼大不了,規矩什麼的,人前不出錯,就行了!於是,這群孩子,在蘭馨的帶領下,漸漸的往著“無法無天”的康莊大道上前進了。
“哦?那永璂你想怎麼回答呢?”皇帝認為,永琪雖然是年少懂事又“文武雙全”,但是總是對著自己少了點“父子之情”和其他的那些兒子沒什麼不同,或者說,只是在那些兒子中比較出眾。但是永璂不同啊,更像是“兒子”,雖然文學武功什麼的,現在年幼還看不出什麼,但是對著自己很親熱,也不(炫)畏(書)懼(網)。很好,很得他的心意。
“皇阿瑪,永璂覺得,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做人要誠實。不能因為自己無聊就玩……玩……玩周幽王的遊戲!”永璂聽過蘭馨給他講“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可是忘記名字了,只記得那是個叫“周幽王”的傢伙玩的一個遊戲。
“嗯?”皇帝噎住了,這永璂是什麼意思?
“皇阿瑪,周幽王的那個故事,蘭姐姐前幾天給永璂講過的,永璂不太記得了,皇阿瑪能告訴永璂嗎?你看蘭姐姐已經在瞪永璂了。蘭姐姐說,但凡她講過的故事,都不會講第二遍的,記不住要領罰的,皇阿瑪快提醒我一下啊!要不,您讓蘭姐姐不罰我也行!”
皇帝看著一臉崇拜的望著自己的永璂,半天沒說話,前幾天還講“烽火戲諸侯”,今天講“狼來了”,這是誠實故事系列講座?自己要告訴永璂他這個問題的答案叫“烽火戲諸侯”?然後再給他講一遍?還是直接讓蘭馨不罰他?
“皇阿瑪,您也記不清嗎?還是永璂沒說明白?就是那個周幽王和那個‘包子’的故事!”永璂有點著急,皇阿瑪,你倒是會不會啊!看明白沒,永璂,已然是個天然腹黑啊!
皇帝一聽,差點沒噴出口水來,感情美女“褒姒”到他兒子這,都成“包子”了?說自己沒想起來,太對不起永璂的崇拜了!於是,皇帝對著永璂道:“那個不是‘包子’是褒姒。”
“哦?是這樣啊!那皇阿瑪,您知道這個故事了?再給永璂好好講講唄,蘭姐姐都只給講一遍,皇阿瑪,再給我講一遍吧!讓我也記得清楚點。”永璂的星星眼在那裡眨啊眨,看的乾隆的自信心蹭蹭的上漲。
“再講一遍!”人家有群眾基礎啊,安安立即跟進。
皇帝的自信心澎湃,忘記了自己的尷尬局面,把“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從頭到尾的講一遍。末了,總結道:“所以這個故事被稱為‘烽火戲諸侯’,這下記住了嗎?”
“永璂記住了!”小小的永璂一臉嚴肅的點頭,“這兩個故事放在一起,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誠實,不要隨便測試別人的關心和忠誠,不然,小則喪命,大則亡國。皇阿瑪,你說我總結的對不對?”說完還仰起頭,向皇帝討賞。
皇帝聽的脊背一涼,永璂才滿四歲就能總結出來的道理,自己怎麼就沒想到?自己真是讓令妃那個不靠譜的給忽悠了!感情好,這餿主意竟是令妃出的?
“永璂說的很好。皇后教育的好啊!”皇帝欣慰狀的摸了摸永璂的頭,賜了文房四寶無數。哥哥得賞,弟弟妹妹也跟著一起賞,包括講故事有功的蘭馨,都賞!
皇后看著被自己的兒子一頓“教育”還要破財的皇帝,笑的很“慈祥”:不用她勸了,夠皇帝堵一陣子了,自己也不用找那些個不痛快了。話說,這蘭馨的“故事教育法”好像還真有不錯的效果呢!
於是,皇帝這一晚毫無懸念的留在了坤寧宮,雖然他“脆弱的小心靈”受到了傷害,可他可不敢向皇后尋求撫慰。皇后沒有“忠言逆耳”就令他很高興了,他才不去找那不自在呢!而令妃,隔了幾天,被皇帝不知為何罰了三個月的月俸,令後宮中的人莫名其妙。
第二天,皇帝上朝的時候,被幾個御史真真正正的“忠言逆耳”了一番,只得捏著鼻子認了。但蘭馨選婿的事情貌似就這樣不了了之了,好像皇帝真的就只是在“考教八旗子弟”而已。
當然,那只是“貌似”和“好像”……
主持公道
前頭說的,那都是“正常”人的反應,說完了正常的,咱說說那些與眾不同的。比如,和親王弘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