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後,笑眯眯的說道:“二嬸孃,今兒就我們幾個在家裡吃午飯,我看燙把菜葉子、做條魚、做個湯,再把昨晚的剩菜熱上一熱,想來應該夠我們幾個吃的了。”
“嗯,就按你說的做吧!”
這海邊的日頭有些大,馬氏說完這些話就迫不及待的鑽回了船艙裡,也不讓十二歲的張三娘去幫張巧兒做飯,顯然是偏心自家閨女、不想讓張三娘到廚房去受累。
張巧兒心裡有著自個兒的小九九,因此她也不在意馬氏偏心,和沐休在家的張大郎兄弟說了一聲後,便撐了竹筏去了岸邊的小廚房裡。
到了廚房,張巧兒先是動作利索的洗鍋淘米,洗完先是揀了幾塊乾柴塞到灶膛裡,然後取了一把幹樹葉、點了火塞灶膛裡後,才把放了米的那口鍋架了上去。那鍋一架好了,張巧兒就取了根竹管對著灶膛使勁的吹氣,沒一會兒就聽灶膛裡的乾柴“噼裡啪啦”的燒了起來。
把火燒旺了,張巧兒才動手揀菜摘菜,再把早上張大江特意留下來的那條魚給洗乾淨,先颳了魚身上的鱗片、然後開膛破肚把魚拾掇乾淨,放到大碗裡後加了點調味料進去,打算先醃上一會兒讓魚入味。
這灶上的飯還沒熟、菜也就不急著做,因此張巧兒趁著這個空擋把廚房裡裡外外打掃了一遍,再提了桶乾淨的水、把擱木盆裡的碗碟給一一洗乾淨了。
弄完這些灶上煮的飯也差不多好了,張巧兒先是取了用竹子編的漏勺,把米粒兒勺起來、瀝乾後放到另一個鍋裡,再把剩下的、摻著些米粒兒的米湯倒了出來。這樣一來,一鍋米便能煮出“撈乾飯”和“稀米湯”兩種主食來。
飯做好後,張巧兒手腳伶俐的在大鍋裡橫架上兩塊竹板兒,隨後把裝著事先醃製過的魚的大碗穩穩當當的放在了竹板兒上。
鄉下人家用的鐵鍋都很大,一次上、下蒸兩樣菜不成問題,因此張巧兒很快就再往大碗上架了兩塊竹板兒,然後把高高懸掛著的竹籃子託了下來,把裡頭昨天不捨得吃完、故意剩下來的一碗紅燒肉拿了出來。
張巧兒把那碗紅燒肉一併放進大鍋裡後,才蓋了鍋蓋,先用一根火鉗撥弄了下灶膛,隨後再加了把乾柴,把火燒得旺旺的、想以大火來蒸熟大鍋裡那兩樣物事。
這張巧兒前世就燒得一手好菜,這一世又得了吳氏的指點後,因此不消一會兒功夫、張巧兒就整出了一桌還算是豐盛的午飯,在廚房裡的方桌上擺上了三菜一湯。
張巧兒才把飯菜做好擺上,那馬氏就踩著點、鬼鬼祟祟的出現在廚房,見張巧兒正忙著刷鍋,便自發湊到方桌前去看張巧兒整出來的飯菜。
只馬氏一雙眼珠子賊溜溜的轉了一圈,馬上直直盯上那碗香噴噴的紅燒肉,隨後她一邊用袖口抹了抹嘴角的口水,一邊取了一隻小竹籃,端了那碗張家平時最少吃的紅燒肉就往小竹籃裡裝……
馬氏搶了紅燒肉後,還不忘厚顏無恥的對張巧兒說道:“四娘,我們二房就我和三娘在,我們就不下來和你們兄妹三人一塊兒吃了,直接端兩個菜到船上吃就是,這樣也省事些……”
那馬氏一邊說著話、一邊動作迅速的把那碗花蛤豆腐湯勺去了一大碗,然後再把撈乾飯裝了滿滿兩大碗,最後把這些物事都裝在小竹籃子、提了就抬腿往外溜去:“四娘,我們娘倆吃一個菜、半碗湯、兩碗飯就夠了,剩下的兩個菜和半碗湯給你和大郎、二郎吃!”
馬氏說完不等張巧兒回話、便提著竹籃子鬼鬼祟祟的往海邊溜去,正巧和從船上下來的張大郎兄弟打了個照面,張大郎倒是客客氣氣的和馬氏說了幾句話,張二郎則是目不轉睛的盯著馬氏手裡的竹籃子看,一眼就把裡頭裝的物事看得一清二楚……
因此一進廚房,見方桌上只剩下紅燒魚和燙菜葉這兩個菜,心直口快的張二郎就忍不住出聲抱怨道:“我們家可是好幾個月才能吃上一回紅燒肉,二嬸孃怎麼能把昨晚吃剩的紅燒肉全都端走呢?昨晚吃飯時,二嬸孃就一個勁的往二叔和三娘碗裡夾肉,我們幾個都沒夾到幾塊呢!”
這張二郎的性子倒是有些隨吳氏、帶了幾分彪悍,且遇到什麼事兒也是敢怒敢言、直言不諱;倒是張大郎身為長子、長兄,脾性深受張大海的影響、也和張大海十分相似———這張大郎儼然就是個翻版的張大海,為人也是十分憨厚耿直,不過卻因老是讀死書的緣故,張大郎比張大海還多了幾分迂腐和古板。
因此一聽張二郎不滿的抱怨,張大郎便一如既往的做起了和事老來,指著桌上那碗香噴噴的紅燒魚、勸了張二郎一句:“二嬸孃不是把一整碗紅燒魚都留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