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拜。
夫妻對拜之後,就是送入洞房環節了。
儐相喊了一聲送入洞房之後,廳中就是一陣恭賀聲,然後,她就聽到了一個略帶蒼老的女聲,應該就是李老祖宗的聲音。
竇子涵被喜娘繼續扶著,然後手中還揪著那根紅綢,一路慢慢地走去。
拜堂的大廳距離,李三公子的院子不是很近,走了大概有十多分鐘的樣子,她才被喜娘扶著進了新房。
進了新房之後,竇子涵終於鬆了一口氣,這婚禮的儀式總算折騰的差不多了。
進了新房後,新房內可能還有其他女眷,紛紛喊道:“新娘子到了,新娘子到了。”
這時,又聽到身邊的喜娘喊什麼緣定三生,稍微等了一會,又喊道;“秤心如意”
接著,她就覺得頭上的蓋頭終於被揭開了,然後她就對上了李三公子大大的笑容。
這人擺出這個笑臉做什麼?如果五天前沒發生那件事,她會覺得這人就是這個德行,可那天發生了那樣的事情後,她就覺得這個人的心思不是她現在能夠猜測的,今日,她本就打定了主意,不給他好臉色看,不是隻有他才有脾氣,還敢威脅她。
也許,連竇子涵都不得不承認,經過她和李三公子的多次見面,她還是對這個人不自覺中產生了一些男女之情的,如果在那日之前,她對對方沒有任何好感,那李三公子的任何傷人的言行,她都可以不放在心上,自然就不會產生情緒波動,可偏偏,這人,在她對他打算敞開心房時,對她口出惡言,讓她的心門再一次關上了。
如果沒有那一絲絲心動,她就和這時代的任何一個普通新娘子一樣,保持著一份淡然的心情,沒有期待,自然就沒有失望。
所以,對上李三公子大大的笑容,竇子涵的眼睫毛都沒眨一下,臉上的表情淡淡的。李三公子好像沒有看到竇子涵的不悅似的,一隻手還挑著蓋頭,兩隻眼睛卻直直地盯著竇子涵的臉不動。
這過程持續的時間太長,直到旁邊一位女眷開始打趣道:“瞧,新娘子好相貌,把我們陽哥兒都看呆了。”後來,竇子涵才知道,這位出言打趣李三公子的夫人是李三公子的四嬸孃,也算是個心直口快的夫人。
李三公子這才收回了目光,和房內的其他女眷說笑了幾聲。
這時代,新郎官揭了蓋頭之後,並不會繼續留在新房內,而是要到前面待客,李三公子揭開蓋頭後,就算想留在洞房內,都是不被允許的,於禮不合。被幾個長輩連推帶搡先給推了出去。
竇子涵這時,已經注意到房內的女眷,除了幾位年輕的姑娘外,其餘的大多都是中年夫人。
其中一位竇子涵卻是認識的,不是別人,正是王皓王公子的孃親,王四夫人,這位王四夫人當初竇子涵就對這人印象不是很好,現在也是同樣。
“三姑奶奶,瞧我們三少奶奶的模樣,可真是百裡挑一的。”李三公子的四嬸孃再次開口道。
“那也是,要不然,陽哥兒的性子,怎麼會求著老祖宗進宮,讓德妃娘娘賜婚。”王四夫人有些冷淡地道,這時代的女子雖然容貌很重要,但王四夫人話中的意思,分明是竇子涵只有一張臉能看,而且,還暗示竇子涵勾引了自家侄子,品行有虧。
王四夫人要看竇子涵順眼才怪呢?
一方面,她就看不上竇子涵的出身,另一方面,自家兒子對這個丫頭有意思,結果,這丫頭根本就不願給自家兒子做妾。結果把自己兒子弄的那張臉更冰了,這讓她這個做孃的能不厭惡竇子涵嗎?
更別說,王四夫人一向與崔大夫人交好,結果,這小丫頭也不是個省事的,生生將崔大夫人給折騰進了紫竹庵。
哼,孃親不聽自己的勸,全憑陽哥兒的性子亂來,如今可好,娶了這樣的孫媳婦進門,就是家宅不寧的前兆。
“可不是嗎?我們陽哥兒能看上的女子可不是一般的女子。”說話的是李三公子的二嬸,李三公子的二叔是庶出,一向依附大房英國公府生活,這二夫人的性子也有點小氣刻薄,她一向又與英國公夫人走的近,自然不會對竇子涵這個三少奶奶有好感,
“四侄媳婦這時也要拜完堂了吧,我們去那邊的院子看看。”李三公子的四嬸覺得新房裡的氣氛有些不對勁,這時,轉換了一個話題道。
李家這天可是雙喜臨門,是兩個新娘子,三房先進門,先拜堂的,這時,四房應該也拜完堂了,作為長輩,她們也不能厚此薄彼,還要去四房見見四侄媳婦。
竇子涵低著頭,臉上帶著羞色,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