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兒往下耷拉著,看著十分陰沉,話兒倒還能說——還活著。
皇太后狠瞪著淑太妃,又拿眼睛斜王氏,滿腹之怨毒能從眼睛裡流出來,獨不敢去看玉姐。平逆之後,皇太后心內不安,便即絕食,淑太妃與王氏都曾來看過她。淑太妃只輕蔑一瞥,王氏卻說了些個譏剛之語。皇太后肚裡有氣,理也不理她兩個,只說:“我如今死了,你們便如願了,官家果然將我家克絕!”
豈知這話兒叫玉姐聽著了,親來看皇太后,且說:“娘娘死也容易,卻不知人死了比活著還要艱難。娘娘如今死,是畏罪自裁,只好作逆賊論,不得附葬先帝陵內,我也不好與娘娘另起陵,不如娘娘想住到哪裡?宗廟裡也沒您的牌位,不知娘娘到了下頭,要往何處討飯?”
皇太后已叫她打怕了一回,最是怕她,斯聲道:“活著受你欺,死了你也要欺我麼?”玉姐卻一甩袖兒,走了。
皇太后自此便好好活,情知只須熬過這一段兒,自這謀逆案裡摘出,便還是正經皇太后,死後有地方埋她,官家再不樂意,也須與她供一碗飯。且心想:你如今搓磨我,我死後你還不是要與我彎腰?待你死後,我與你閻羅殿上對質去!問你個不孝之罪!世人叫你欺瞞過去,閻王卻是長眼睛的!
心如此想,人後與玉姐兩不相見,人前卻說話極是和氣。內外命婦嘖嘖稱奇,心道,她如今怎這般好說話來?
皇太后雖高坐,見這許多人拜她,心裡卻並不曾有了“獨坐最高處”之欣喜。也不想多看,只推說天冷不耐動彈,要回內室暖和。玉姐便率諸人告退,卻又往崇慶殿裡去,少坐片刻,便說:“想來你們大過年的家裡也有事,我便不耽誤你們了。”諸人連說不敢,亦識趣告退。
玉姐正可與秀英、申氏等人再說說話兒。申氏因問:“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