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3 / 4)

小說:女戶 作者:沸點123

與這兩個尋了差遣,卻不須往還奔波。至於九哥,申氏立意叫他跟著洪謙多學些事兒,便說酈玉堂:“親家要往京裡,蘇先生也要同往哩,因他家沒個男丁,要闔家赴京。這一路上止有親家公一個正當年,蘇先生老、金哥小,皆不方便,不若叫九哥隨了去,也好照應,也好隨蘇先生學些兒本事。他先走幾步,到了京裡,咱們便好拜訪蘇先生,謝他照看九哥。”

最後一句戳得酈玉堂心癢難耐,當即便允了,申氏頭一回感激酈玉堂愛名士的毛病兒。既想託付幼子,酈玉堂便以書相贈,討這個人情。九哥說與蘇先生卻又是另一番說辭,不外是“不放心岳家這許多女眷上路”。

不知怎地,這訊息傳了開來,人皆贊府君高義,又有人說“都說兒媳像婆婆,不想這女婿也像岳父”。申氏卻私下囑咐九哥:“你岳父是個通透講理的人兒,你多看他如何行事。多向賢者請教,多與能人相處,須敬重他。”

九哥勾出個笑影兒來,道:“兒省得。”申氏又忙與他打點行裝,又不放心親家在京裡,免不了時時使人將轎兒抬了玉姐來,與她分說京中形勢,又說自己所知之吳王府內與京中諸事。玉姐用心,一一記了。

見洪家忙碌,薛婆子生恐他家人走了,少做一注買賣,忙將極好幾個丫頭帶了來,請秀英挑選。秀英不敢馬虎,仔細依了往日的法子,不求極機靈,只要穩重。又買了三個七、八歲丫頭,與她們都換了名兒,分叫杏兒、桃兒、李兒,只待這些時日檢視,好些兒的都與玉姐做陪嫁。

洪家這通響動,卻又驚動了一個人。

這盛凱一心讀書,只想著中舉了,好央父母往洪家提親。哪料舉人是中了,卻不是名列前茅,心中雖有不甘,好歹也是舉人了。回了家裡向父母一說,盛父尚未及言,潘氏先是不喜:“你尚在讀書年紀,來年便要赴京趕考,哪能分神?且那家人,女戶裡出來的,聽著也不好聽。聽孃的話,外頭天大地大,好女兒多哩。京中做了進士,打馬遊街,多少名門閨秀搶著要你哩。”

父母不應,盛凱自家也是無法,只好日日來磨。潘氏指望這個兒子出息,與她討房好兒媳,總不肯應。且覺兒子這般迷戀,這洪家姐兒也不是個好的。母子兩個尚未磨出個么二三,那頭府君家與洪家訂親了!

非止盛凱,連同潘氏也一齊傻眼。潘氏心中小有不快,府君家原似看重他家兒子,他兒子又想討洪家姐兒,雖是她不願意,未料另兩家卻做了親。旁人不知,她自家心裡尷尬。那一分小心思又不好說,卻催促著盛凱用心攻書,來年中個進士,也好顯出能為來。

盛凱心中苦悶,讀一回書,往街上行走,又遇這等事,只得悶悶回家。

————————————————————————————————

這申氏在家中與九哥先收拾行李,次與七哥、八哥岳家商量往京中完婚事。兩處親家皆有些兒猶豫,恐日頭太趕,卻又想,往京中完婚,便是開春隨公婆領去認親戚,實比在此處成婚,小夫婦自往京中,人生地不熟來得好。然又恐女兒隨入京,無處回門。

正在焦慮處,酈玉堂卻接著邸報:太子病重。

待吃春酒時,酈玉堂更接著吳王府來信,始知端地:原來這繼後自有兒子,眼見前妻之子做著太子,終是不快,況還有個姑母太后在。終是將這太子擠兌得不敢抬手動腳,羸弱不堪,成婚數載,只得養下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還夭折了去,自家身子也不甚好。年前往皇后處,皇后賞下飯食,卻是冷的,太子用了兩口,回來便病了。京中正為此事打著官司。吳王意思,酈玉堂先躲開來,休要進京,連同六哥婚事,也要暫放一放了。

作者有話要說:啊哈,大變將至了~

☆、61元夜

接了信;酈玉堂便猶豫了起來,他家因人口著實太多,許多人便與宮中無法太親近。照說宮中事尋常涉及不到;然此事事關國本;他又是官家堂兄弟,怎能不受一二牽連?且酈玉堂知曉自己的斤兩,隔岸觀火;看著時機差不多;又有人提醒時,他也好摻一腳,除此而外;他卻沒那個本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思來想去;酈玉堂覺著京中水太深,不是他能淌的,便想依著乃父吳王之意,暫窩在江州不動彈。又與申氏商議:“你看看這信,京中事亂得很!往年哪回鬧,不得有幾個頂缸的倒黴?咱休要往那處湊去。洪親家那裡,是要趕考的,不好誤人前程。我明日下帖邀他來,與他透個信兒,休叫他一頭扎進去不知端底折了腿。六哥婚事,還是再等等看罷。至於九哥,也不叫他上京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