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長公主就咧嘴笑了:“帶插圖的故事書啊?好哇!謝謝姑姑,請姑姑快給永泰吧!” 皇后就用手戳了女兒的額頭一下:“你這小東西,這下滿意了,可不能再纏住姑姑不放了啊?” 以往這丫頭見了杏兒,總是要糾纏不休,講故事、玩遊戲、打撲克、下象棋、唱兒歌,全都要來一遍,否則的話,杏兒就休想走出皇宮。也虧得杏兒是個和善的,也很喜歡孩子,每次進宮都會盡量滿足永泰的要求。 不過,今天情況不同,杏兒一看就是滿腹的心事,想必也沒有心思陪一個頑童玩耍什麼的。也是啊,桃兒可是杏兒嫡親的大姐,沐家的人那樣可惡,這換了誰心情能好啊? 唉,說起來,之前她還覺得陛下對沐家也太狠了一點。如今看來,皇后卻覺得還不夠狠,真應該再狠一點!瞧瞧這家人,都從雲端跌入泥潭了,還敢這樣對待桃兒。如果聖上沒有冷落沐清風的話,那沐家的人豈不是尾巴都要翹上天了?果真那樣的話,桃兒勢必會更加的可憐,最終離開沐家的時候,必定是傷痕累累! 皇后嘆了口氣,就笑著對杏兒道:“杏兒姐姐,你回去跟沐夫人(桃兒)說,叫她不必害怕,如果沐家的人欺負她的話,儘管拿出郡主該有的氣度來!只要她自己本身沒有錯,行得正坐得端,就不用害怕!” 這話,明擺著就是說,她會給桃兒撐腰! 緊接著,又遞給杏兒一支鳳頭釵:“幫我帶給沐夫人,也好震懾一下藍聽雨,好讓她知道,護國公主的大姐,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皇后賜下鳳頭釵,對於安瀾國的誥命夫人來說,那都是極大的榮耀,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杏兒含笑點頭:“好!謝謝皇后娘娘!” 她很清楚,皇后這既是給桃兒長臉,更是給她撐腰。讓她在跟沐家打交道的時候,不用顧忌太多,該回擊就痛快出手,也不用手軟! 杏兒不禁感慨萬分,開春的時候回到京城,她就感覺到藍聽雨變化很大。說藍聽雨“喜怒無常,變化多端”,一點也不為過! 她還在靠山屯的時候,曾經收到過藍聽雨的書信,在信中藍聽雨一再道歉。說什麼只要桃兒回去,她就一定會把桃兒當閨女般疼愛,再也不會去管兒子的房中事了。兒子納妾不納妾,她絕對不會再插手,一定會維護桃兒這個正妻的利益! 相信那個時候的她,確實已經“改邪歸正”,想要對桃兒好,所以才會發起了“正妻聯合會”。並且,還勞心勞力的,到處去鼓動那些“被欺壓被奴役”的夫人太太,給她們洗腦,幫助她們撥開迷霧,為爭取自身的尊嚴和權益而努力奮鬥! 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藍聽雨彷彿獲得了新生。 然而,突然有那麼一日,她的兒子沐清風一夜之間,失去了一切榮耀。不是大將軍了,也不是兵部尚書了,日後得回去那山嘎達種田了!而這一切的根源,竟然在於她,因為她設套給兒子鑽,給了兒子“寵丫頭滅正妻”的機會。 再後來,她又“矯枉過正”,貿貿然發起了那“正妻聯合會”,並充當了急先鋒。由此,又連累兒子被朝臣孤立、攻擊、落井下石,從而害得兒子失去了聖心,在京城沒有了立足之地,不得不自請卸甲歸田。 這個巨大的變故,讓她徘徊在了崩潰的邊緣,做出了許多失去理智的蠢事。在對待桃兒的問題上,她又變得很偏執,不能用常理去看待她。速速離開京城,不等桃兒回來就啟程回老家去,正是她蠱惑沐清風的。沐滄海不太願意,她竟然以死相逼,說呆在這京城讓她喘不過氣來。 她的主意打得很好,回去千里之外的老家,天高皇帝遠 ,她的兒子沐清風怕是連縣令大人都要巴結。回到那偏遠的山區,她還不得跟老太君似的,過著人人仰望的風光日子!到時候,兒子沐清風想要娶什麼樣的媳婦,就可以娶什麼樣的媳婦! 桃兒空頂著個明珠郡主的身份,人老珠黃的,又不能再生養了(桃兒生揚帆的時候傷了身子),跟那些二八芳齡的花骨朵一比,簡直就是枯黃的落葉了!男人嘛,都是好顏色的,到時候嬌滴滴的大美人投懷送抱,兒子哪裡還會記得桃兒那個喪門星?! 杏兒又去見了安世昌。 這次會面,安世昌很明顯的,感覺到了她的疏離。那依然清澈明亮的眼神,帶著一種淡淡的失望和傷感,言行舉止多了幾分恭敬,沒有了往日的隨意和親熱。 “杏兒姐姐,沐清風的事情,怪不得朕!朕也是沒有辦法,沐清風不爭氣,居然被朝臣群起而攻。朕若是不對他做出懲罰措施來,那些朝臣就要攻擊朕了,所以放棄沐清風也是無奈之舉!最多朕答應呢,日後等風聲平息了,朕的江山坐穩了,再讓沐清風起復就是了!” 杏兒的疏離,讓安世昌也有點不快,這是他在跟杏兒獨處的時候,第一次使用“朕”這個自稱。這給杏兒傳遞了這樣一個感知:她或許惹他不高興了,觸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