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出身挑家世,然後脾氣性情容貌教養,嫁妝的多少也是關鍵。會不會下棋,會不會寫文章這些也許是婚後的情趣,但挑選婆家時這些並不重要,就像洪媽媽說的,哪怕是針線強也比這些強。
坐到中午飯時間,眾人也就回去了,三房是各有廚房,菜色按人頭都有份例,這樣跨房端在一處吃實在不容易,不如各自回房。午飯過後思宸和思慧並沒有過去,因為陳太君和太太們都要回來了,大半天的勞累,雖然宮中也有賜宴,但一般情下是吃不飽的,再者到家也是半下午了,肯定還是得吃一頓。
思宸和思慧侍奉三太太吃了飯,思宸本想退下的時候,三太太突然間問“後天去徐家賀喜,衣服首飾都準備妥當了?”
“宋媽媽過去看了,都妥當了。”思宸低頭應了一聲,其實說不上很妥當,因為按份例發下的衣服越來越差,勉強能用而己。像思慧,三太太可能會還補帖些,佟姨娘倒是想補貼思宸,只是有心無力。
三太太點點頭,宋媽既然己經看過那就是妥當了,也不再問,又道“後天去徐家,雖然是徐家娶兒媳,慶的卻是公主大婚,去的人多,千萬不能錯了規矩。”像這種場合,是推銷女兒最好的時候,這也是為什麼陳太君會讓她帶著姑娘們過去。
“女兒明白。”思宸說著,她也知道明白後天很關鍵,全京城貴婦一網打盡的時候。明天要是出醜了,她就別想在京城找婆家了。
到了宴客當天,早飯過後先去陳太君那裡請安,然後跟大太太匯合。大房雖然還有一個馮氏,但她是寡婦,這種場合她要回避的。這一行人也就是大太太,三太太,思宸,思慧。每人一承轎,跟上回去霍家的規格相似,只是用的轎還有跟著的人更高階一點。
同樣是國公府第,韓家跟徐家就隔了三條街,華安公主府離徐家自然近。小轎先從華安公主府門前過,思宸挑起小轎一角往外看,只見裡頭張燈結綵,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皇家宴客己經在新婚當天在宮中宴過,現在是徐家家宴,但因為來的人太多,國公府宴不下,自然有部分要放到公主府。像親王太妃,公司駙馬,跟皇室沾親的還要放到公主府裡,在徐家宴的則是韓家這樣的國公侯爵或者內閣首輔之類實權派官員。
至於再次一等的京官以及藩鎮官員及誥命則放到明天后天,國公府嫡子娶媳婦擺宴都要擺上幾天,更不用說這回又是尚公主。
過了公主府沒幾步又是三間大門,牌匾掛的是敕造齊國公府,這就是徐家正門了。因為喜事宴客的關係,正門大開,來回人等川流不息,不管主子還是奴才人人都是喜氣洋洋,跟公主會的熱鬧遙遠呼應,更顯得喜慶致極。
思宸看到在眼裡,心裡卻有幾分傷感,怪不得陳太君不讓二房人過來,二太太要是真過來了,看到這樣的景象不氣炸肺才怪。
女客並不從正門進,仍然從角門進去,轎子直接抬到徐家二門,轎子停下來,跟著婆子扶著下轎。徐家執事媳婦早就滿臉笑的迎上來,招呼行禮,大太太和三太太都是一臉笑意,執事媳婦還笑著道“今天來客太多,主人家不及親迎,還望太太小姐們不要見怪。”
大太太心裡有幾分不悅,臉上卻是滿臉笑意,道“說的哪裡話,我們兩家多年至交,這個時候豈能不體諒。”
思宸也陪著笑臉,心裡卻是明白,主人家來不及對全部客人親自迎接是真的,徐家的媳婦就是再多,也不如賓客多,肯定有來不及迎的。哪家迎,哪家不迎,這就有說法了,不迎韓家人,只能說明一點,韓家不夠貴。
執事媳婦剛要引著韓家眾人往裡走,只見徐二太太帶著丫頭媳婦笑著走過來。對於兒子尚公主不管當時是多麼的不滿意,現在媳婦娶進門了,她這個當婆婆的總是高興。
“兩位太太大駕來了,我豈能不迎。”徐二太太上前笑著說著。
大太太心裡的那絲不悅也消了,臉上的笑容也更親切了,她是正經國公夫人,徐二太太來迎她那是應該的。
徐二太太又拉著思宸和思慧看了看誇了幾句,正要往裡走,又有一馬兩轎過來,騎在馬上的是個十來歲的少年,思宸抬頭看,竟然是見過的,霍家二房庶子霍希賢。
思宸稍稍有點驚訝,一般來說從二門進來的都是女客,貴婦人中挾幼子參加的也有,有些女性長輩嬌慣孩子,把兒子養到內闈裡當作女兒一般,這也是有的。不過去別人府上赴宴,一般來說這個幼子的年齡都比較小。
霍希賢的年齡當然說不上大,比自己小一歲,今年十二歲。去年霍二老爺娶親時,思宸見過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