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啊
從去年南巡迴來到現在,江南那邊的大小動作就一直沒斷過,胤禩一開始還饒有興致地陪他們貓抓老鼠,到後來卻是不勝其煩,憑什麼老爺子眉毛皺一下,我就跟著心驚肉跳,你們要搗渾江南的水,你們搗渾去,我不在吏部好多年了,兩江的官員換了一茬又一茬,加上老爺子別出心的所謂平級調動,這江南的官場,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你們憑什麼以為,我就一定會被你們拿捏住呢?胤禩煩了,胤禩倦了。於是開始簡單粗暴了。葛禮死後,額爾濟上面沒了大山,很快憑藉早年在清剿反清勢力時的出色表現,升了總兵。成了兩江軍事的一把手。
於是,很簡單的,額爾濟按照敏芝訓練手冊上的要求,決定來一次半公開的軍演。所謂半公開就是通知兩江官員做好所轄居民的管理工作,明確告知他們,在夏季來臨的時候,兩江的駐軍要進行一次夏訓,軍方會盡量做到不擾民,也請廣大群眾到時見到大部隊出沒不要驚慌。
但是,所有流出來的訊息僅限於此,對於夏訓的具體規模,地點,方式,並沒有隻字片語。大家都覺得這事兒新鮮,往年額爾濟的軍營裡,也有拉練,有模擬對抗,甚至有野外生存訓練,但那都是小規模甚至是分組分批悄悄經行的。動靜小得額爾濟自信連那兩個織造衙門都被矇在鼓裡。
這一次,他很大方地把這個訊息透露了出去,兩江各縣市雖然沒有私兵卻有衙役,額爾濟的軍令一到,文官們懵了,武官們也懵了,這事兒從來沒有過啊怎麼配合?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城管出馬。上頭既然說了是夏訓,就意味著只是六七月份而已。
那麼這段期間,兩江所有地界路上禁止擺攤佔道,無論城市還是鄉村,都是如次,所有關卡路障全部嚴加警戒,替官兵們營造出緊張的戰時氣氛。不知道,這樣算不算配合呢?
老百姓們緊張了,官員緊張了,誰也沒心思玩政治遊戲了,在強大的武力面前,四和十四那點政治陰謀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可以說,額爾濟的一紙文書,直接肅清了江南的亂局,夏天還沒到,各種伸長脖子等看軍演的人就已經忙著打聽訊息,想著看熱鬧了。
康熙在暢春園裡一陣愜意,原來胤禩也有被惹毛的時候,朕還以為他的涵養是眾兒子中最好的呢夏訓麼?真想去看一下,可惜,去年已經下過江南了,再去太勞民傷財。康熙有點小怨念,不過很快就平息了,朕不能去,就讓能代表朕,也對軍事感興趣的人去吧。這樣,也能讓另外那頭的兩個把手收回來,別真的老虎頭上拍蒼蠅,把老虎惹急了,朕留著他倆還有用呢
一道聖旨到盛京,把六大鐵帽子王的老王爺請了出來,(睿親王和豫親王暫缺)直接送到了額爾濟的軍營裡,這麼一來,全朝譁然,雖然大家多少都得了訊息,但都把“夏訓”當成了胤禩被逼急了的跳牆之舉,根本不信他真的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舉辦軍事演習。
就算是當年康熙西巡閱兵,也只是讓他們站樁而已。廉郡王這是要瘋啊,這要是出了什麼差池驚擾了百姓什麼的,他就等著被參吧廉郡王在江南一直以來的賢王形象,這就要毀於一旦了
然而。眾人或緊張或看戲的心態全不在胤禩的考慮範圍之內,他之所以做這個動作,全是借了當年二哥兵變,十弟領著區區三百人就把整個城防都給接下來了,效率比十三領的豐臺親兵還快,想要鎮住宵小,就必須出重拳,光明正大的把實力鋪開來,給大家都看到。文官什麼的,你們去爭好了,西北的軍功,你們去搶好了,我都不在乎,我所有的一切,一直以來你們都知道。
無論義門還是額爾濟,就是經營了十幾年了老牌子了,你們要有本事也早就探了個底朝天了,這樣的話,我就再公開一次,讓你們看得更仔細些我可是很好心的全部給你們看到了,到時候,真動手,別怪我事先沒通知
康熙五十八年的夏天註定是火熱的,夏天還沒有來臨,關於江南駐軍的各種小道訊息瘋狂流傳,沒有最誇大只有更誇大,江南夏訓一時間成了街頭巷尾的時髦用語,連忙著家中瑣事的女人們也知道江南駐軍要夏訓了。
這不,胤禩又忙著和官員們打太極,表示夏訓是老爺子的意思,沒看見老爺子把盛京的老祖宗們都請動了麼?敏芝則在家接待女眷,心裡好笑,清朝真是落後啊,虧胤禩想得出這個時候動用武力。不過時間選得真不錯呢
雖然肯定沒有現代軍演那麼緊張刺激,但是好歹把訓練規模擴大化了,這要是能成為制度,讓他們每年都搞一個夏訓,一個冬訓,假以時日,八旗兵還是有救的。不過,這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