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女眷們的功課就是陪著太后在大雄寶殿聽方丈大師做早課,然後用素齋,然後回房靜修參悟,然後午膳,然後等著康熙帶著皇子上山給太后請安,康熙會陪太后用晚膳,這段時間女眷們可以和丈夫共進晚餐,然後送康熙下山,然後等著第二天迴圈往復。
這天,用完早膳,太后身邊的寧嬤嬤過來說太后宣召。敏芝整了整衣服,跟著嬤嬤到了太后住的禪房,見五福晉,九福晉,十八公主早已跪坐在蒲團上了。慌忙上前行禮,然後在五福晉身邊的空位上跪好,太后發話:“這些天幸苦你們陪哀家這把老骨頭吃素唸佛了……”
敏芝等人連稱不敢,太后抬眼:“老八家的,這幾日可有所悟?”敏芝低頭:“回皇瑪嬤的話,傳說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在人間的道場,孫媳婦這幾日下來,只覺靈臺清明,身輕步健,果然好地方。”
太后扯了扯嘴角:“哀家知道,讓你們守著哀家每日晨鐘暮鼓,是枯燥乏味的,你們也不用拿甜言蜜語來誆騙哀家。老八家的,來這兒見不到三個兒子,你不失望麼?說什麼靈臺清明”敏芝嚇了一跳:“孫媳婦不敢欺瞞您,孫媳婦說的都是真話,皇瑪嬤明鑑,開始的時候,媳婦是有點小失望的,但是現在完全沒有了,孩子在我們爺身邊,我更放心。”
“哦?”太后抬眼,敏芝伏拜:“回皇瑪嬤的話,這次您唯獨讓我帶了晏兒來,五嫂和九弟妹卻沒有這樣的恩典,孫媳婦實在是……實在是沒有什麼不知足的了。”
“是嗎?那讓你單獨陪我這把老骨頭在這兒陪我住兩天,你可願意?”敏裝作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願意孫媳婦當然願意了,五嫂和九弟妹也都是願意的。”太后這才喜笑顏開:“老五家的過來給哀家分茶。”
嬤嬤早已佈置好了茶具,五福晉伺候太后經驗吩咐,一手茶道功夫專門為了她老人家練的,自然是優雅得體,當茶碗送到敏芝面前的時候,她凜了凜身體,雙手接過,將蓋子掀開一點,聞了一下這才端到嘴邊,拿左手遮了,喝了一小口,隨即將茶碗放在自己的右手邊,依舊保持挺拔的坐姿。
太后看在眼裡:“老八家的,這茶如何?”敏芝一愣,隨即很誠實地回答:“回皇瑪嬤的話,這是家裡帶來的,今年的新茶,孫媳婦今年還是第一次嚐到,配上靈山佛泉,又有五嫂對茶道的深刻理解,這滋味,好得不能再好了。”
“什麼時候學會在哀家面前來虛的了?”太后瞄向九福晉:“這茶是胤禟孝敬哀家的,說就是這兒出的頂級佛泉茶。”九福晉低頭,不敢看敏芝,敏芝眨了眨眼,躬身行禮:“孫媳婦聽說,佛泉茶是可遇不可求的呢,這次孫媳婦可算有口福了。”
“哼行了,你過來,替哀家再煮一壺。”敏芝站起身,五福晉把位置讓給她,敏芝暗地裡鬆了一口氣,她當然知道這茶是小九貢獻的,她也當然早就喝過了,但是當著太后的面,絕對不能承認的,太后用的東西,那必須是獨一份的,她可不會傻到想家裡的佟氏那樣,敢自用貢品級別的茶具,太后不介意也就算了,介意起來,那就是心結了。
下午的時候,康熙來請安,太后留了兒子說話,大家才有了難得的自有活動時間。於是小九提議去看看山裡的風景。敏芝雖然惦記孩子,但還是在九福晉和五福晉的聯合攛掇下出了山門。方丈為他們配了兩個小沙彌做導遊,阿哥們有各自的侍衛,康熙讓身邊的便衣侍衛一路護送。幾個人頓時變成了一大群人。
五臺山是佛教聖地,山中寺廟林立,山道上到處可見拾階而上的信眾,以及身穿僧袍的男女僧眾,揹著包袱的,挑著擔子的,在古樹掩映的山道上來來往往。
敏芝跟著大家一路走來,逛了好些地方,正要到傳說中的寫字巖上去看看是不是真的灑水上去會有字跡顯現出來。卻發現山路上,一群比丘尼挑著水桶魚貫而下。每隻水桶裡都裝滿了水,一邊晃盪,水從桶裡溢位來灑在地上,向上望去,一段山路全都是溼的。敏芝他們只好讓過一邊,等她們經過。
誰知這個時候,迎著比丘尼的去路,幾個帶著灰布僧衣帶著竹笠的僧人低著頭快步往上衝,眼看就要撞上,為首的女尼一聲佛號:“阿彌陀佛”為首的僧人只是一抬眼,並沒有停下腳步:“讓開”女尼一愣,下意識偏了一下身體,為首的僧人跟她擦肩而過。
山路狹窄,本來敏芝他們就站得很靠邊了,現在女尼又要靠邊,馬上就有卡住的跡象,侍衛們很盡責地站出來擋在主子們前面,卻不料因為擁擠,後面的一個和尚低著頭步履匆匆沒看見木桶,直接撞了上去,女尼連驚叫都來不及,就連人帶筒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