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寒玉將迎親帖交給了三老爺和三夫人,這邊的鼓樂齊奏,送親宴開始了。
喜娘、丫鬟攙扶著藍煙往外走,戴寒玉也得跟著去新郎官家,受新人一拜,這就叫圓媒。
因為她不同於尋常的媒人,因此並沒有像尋常媒人一般,穿紅戴綠的走在轎子旁邊,而是自己坐著小轎子跟在花轎後面。
只是還對孔定新不放心著,因此特別的留心新郎官迎親和家中辦婚禮的一切。
孔定新騎著高頭大馬,看著新娘子由喜娘攙扶著上了轎,又親自過來照看著戴寒玉也上了轎,這才轉身騎上了高頭大馬。喜氣洋洋的回自己的府。
迎親的隊伍沿著之前定好的路線,繞著大半個北京城轉了一圈,這才吹吹打打的回到了孔府。停在孔府廟堂的堂屋面前。
大紅的地毯從府門口鋪到了院裡,早有這邊的喜娘端著簸箕在上面撒著谷豆等物。
這邊戴寒玉在小夢的攙扶下下了轎,那邊的新娘子也下了轎,兩位儐相已經過來了,新郎官向新娘子拱手延請,和新娘子一同進了堂屋。
這裡紅燭高燒,香案上香菸繚繞,這裡供奉著孔家的神位和祖宗的牌位。其中一個儐相稱通讚的喊道:“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進香燭啦……”
外面鼓樂齊鳴。旁邊的丫鬟雙手奉上香燭,新郎和新娘走近蒲團。
另一個儐相稱作引讚的喊道:“跪,獻香燭。明燭,燃香,上香,儲伏,平身復位……”
通贊喊:“叩首,在叩首,三叩首……”
新郎官和新娘子一一照做。
跪拜完了祖宗和神位,新郎在前面引著,新娘子在喜娘的攙扶下,在來到上房長輩處。
戴寒玉先走一步,這裡有她的一個位子,她要坐下受新郎新娘的叩拜。
到得這裡,就是大家都爛熟的情節了,什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啦等等……
送入洞房,戴寒玉大媒人也要送進去,到這裡才圓滿的結束了這一次的保媒任務。
跟著又走了一段路,洞房在少東家自己的院子。小夢和幾個丫鬟都忠心的攙扶著戴寒玉,生怕她勞累的過度了。
洞房佈置的很喜慶,但是也不俗。一進堂屋,正中間高懸一方形彩燈,彩燈四面分別繪上“鸞鳳和鳴”、“觀音送子”、“家道中興”、“閤家歡”圖案。
原本應該有一個“狀元及第”的圖案的,但是生意人家,一般會將這個圖案換成“誠信寬心”,俗氣一點的直接就是“財源廣進”“生意興隆”什麼的。孔家換了個“家道中興”,倒是也不俗,也合了生意人的氣了。
前方一張香案,上面一對碩大的紅燭高秉,紅火火的火焰很帶勁的燃燒著。
洞房內四角都是仙鶴形狀的燭臺,上面全是雙數的紅燭燃著,紅漆水明的傢俱,方稜的窗戶上面,貼著大紅喜字的窗花,每一個喜字周圍都有蝴蝶形狀的窗花圍繞著。
進了洞房,女左男右坐在新床上面,喜娘立刻就端著簸箕過來撒帳子,依然是谷豆之物,不過這裡又多了幾樣,就是花生、紅棗、果子等。寓意很明白了,就是早生貴子,還不能全生一樣的,最好花著生,今年男孩,明年女孩兒……
送到了這裡,戴寒玉的事情就算是結束了。
一長串的洞房禮節也是繁瑣又費時,終於在喜娘的喊聲中,挑了蓋頭,新郎官這是頭一次近距離的看新娘子,紅燭搖曳中,滿室的紅色,映襯的嬌人越發嬌豔欲滴,新郎官簡直看呆了眼,心裡萬般的不想在挪動半步。
可是那樣是不行滴,他要去前面陪上親,一直到送走了上親,也就是岳父岳母、大舅哥一家子,才能回來。
新郎拉著通紅著臉的新娘子的手過來給戴寒玉鞠躬行禮,戴寒玉笑著受了,說了些吉祥的話,這邊也是儀式的一部分了,周圍喜娘、丫鬟的一大堆,實在不能說什麼體己話的。
新娘子重新坐回床邊等著,新郎官出來陪客。
戴寒玉出來,在孔定新這邊院子的前院堂屋,擺著一桌酒席,三夫人在這一桌上,她過去和她們坐在一起。
陪客的是孔定新的母親崔氏和他的嬸嬸王氏,還有孔定新的嫂嫂秋氏。
都等著她呢,崔氏在之前和親家的接觸中,已經知道了,這位三奶奶在藍府的地位頗高,因此不敢怠慢,等著她過來坐了,這才開始上席。
秋氏侍立在三夫人身邊,隨時給她斟酒、遞漱口水,熱毛巾等物,殷勤服侍。
因為藍汝曜並沒有嫡出的哥哥弟弟,逢年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