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當的路線,跑到最恰當的位置,這就夠了。這是成為出色後腰的首要素質。
作為中路防守的中堅力量,卡尼明白他一旦被透過,身後的三後衛體系將面臨何等嚴重的問題。
他和李維一樣,很喜歡在賽前研究對手的錄影,熟悉每一個可能的對手,找出對手的習慣,加上有李維的一旁協助和示範,讓他的預判能力越來越強,常能搶先識破對手的意圖,卡住對手的路線。
他決不會像中國的某些後腰那樣見到別人帶球就急吼吼的衝上去下腳剷球,這樣被別人輕易躲過是很正常的事情。他從不輕易出腳,他對自己的應變和爆發力充滿信心,即使對方先動他也經常可以跟上對手的腳步,然後依靠強悍的身體擠開對手,或者逼的對手回傳。
不輕易出腳剷球不是他不善於剷球,恰恰相反,卡尼的剷球技術絕對世界一流,深得快、狠、準的真髓。
當然,優秀的後腰不是僅僅擅長防守就夠了,後腰還是本隊攻防轉換的樞紐,能否在取得球權之後,第一時間發起快速有效的反擊同樣是評判後腰的標準之一。
中國的某些後腰每次得球之後,都會習慣性的停下來,舉頭四望之後,再採取動作。這樣等到中國隊正式發起攻擊時,對手早已布好防線了,拿句俗話說就是“等你來了,天都亮了。”就更不說他們在這樣情況還會發作間歇性的神經質,比如把球直接傳給對方前方之類的事情也時有發生,被對方就地反搶回去就更經常了。擁有如此“腰”的中國隊,雖然很想雄起,但有心無力也是很正常的了。
好在卡尼不是,他的阿根廷血液保證了他的控球技術,要想從卡尼腳下斷球,基本上和從奧尼爾手中搶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