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叫著:“球已經進了!他是在門裡把球鉤出來的!”
裁判也猶豫了,禁區裡實在太混亂,他只好去詢問邊裁,但是邊裁的視線被門柱擋住了,他無奈的向主裁判搖了搖頭。
裁判吹響了哨聲,湖北隊的球員滿懷希望的眼光紛紛望向了裁判,卻見裁判的雙手平舉,比賽結束!上海隊1:0取得了勝利!
第一卷 國內旅程 第二十一章 差距在何處
“比賽結束後,湖北隊的球員就象被抽空了空氣的氣球一樣,全部躺到了地上,竺軍坐在了草坪上,眼淚不斷的流著,李同還在做著徒勞的努力,不斷的在和裁判說著什麼,吳奇靠著門柱坐著,目光茫然的望著遠方,裴煒雙手叉腰,低下了頭,這個鏡頭我們似曾相識,94年世界盃羅伯特*巴喬在射飛那個至關重要的點球的時候,也是雙手叉腰,低下了他那高貴的頭顱。同樣的10號,同樣的背影。”
以上這段話,出自肖軍撰寫的《全國少年聯賽記》中的一段,而這篇文章的背景,則是肖軍他們報社的攝影師在球門前搶拍下的這個鏡頭:足球砸在地面上,確實整個球體已經越過了球門的白線。這,完全是個有效的進球。
何勁在賽後卻對這個進球顯得很豁達:“那又有什麼意義呢?說實話,當時裁判所站的角度完全被禁區裡面密集的人影給擋住了視線,而邊裁卻因為角度的原因也看不清楚,我是相當理解的,因為裁判畢竟是人不是神,這種誤判完全是在情理之內,我現在擔心的,反而是我們的球員,不知道他們是否能承受得住這樣的打擊。”
何勁的話不幸言中了,接下來的幾天內,球員們都處在一個很沉悶的情況之下,連性格最活躍的竺軍也失去了平時的活力。
何勁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是這也不是他一個人能解決的事情,因為他畢竟是個教練,而不是心理醫生。
他們在北京繼續待了四天,看著大連隊戰勝了北京隊,然後大連和上海在決賽中會師,在上海隊的杜巍利用角球的機會先進一球的情況下,終場前胡勇門前補射將比分扳平,加時賽董玉卓絕殺一擊,大連隊最後依靠董玉卓和胡勇的進球以2:1擊敗了上海隊,衛冕成功,董玉卓也以八粒進球獲得了最佳射手,胡勇則依靠他穩健的表現獲得了最佳球員的稱號。
賽後組委會評出了本屆比賽的最佳陣容。
在最佳陣容中,上海隊有四人入選,分別是守門員楊勇、孫家兄弟和杜巍。
大連隊有三人,後衛隊長張昆,後腰胡勇和前鋒董玉卓。
湖北隊入選的是前腰裴煒和左前衛竺軍。
右前衛是北京的曹冬,另外一名入選的前鋒則是四川隊的展風。
在大賽落幕後,何勁召開所有的隊員開了一個會。
“你們今天看了決賽以後有什麼感覺?”何勁問道。
沒有人答話,何勁環顧了一下,指著吳奇:“你來說。”
吳奇站了起來:“我沒什麼感覺,我只是覺得他們兩個隊的守門員都不如我,為什麼最佳守門員不是我呢?看來組委會的人也是沒眼光啊。”
球員們靜了一靜,然後紛紛發出嘔吐的聲音。
何勁也是哭笑不得,狠狠的盯了吳奇一眼,吳奇卻還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何勁對這個自大狂是徹底失望了,不再指望他會說出什麼有建設性的話來,只好讓他坐下。
“竺軍,你來說。”
竺軍也站了起來:“我認為他們在個人實力上並不比我們的隊員強多少,但是作為一個整體的話比我們卻要強出一部分。”
何勁點了點頭:“你說得不錯,基本上說出了我們和他們的差距,裴煒,你的意見呢?”
裴煒想了想:“我不是很同意竺軍的說法,當然,他的說法沒有錯,但是雖然我們和他們有差距,但是並不是決定性的,輸一場可以說是偶然,但是連續輸給他們兩支隊伍就不是偶然了,我們和其他隊伍打的時候雖然有過挫折,但是基本上都影響不了最後的結局,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我還沒想出來。”
何勁讚賞的看了他一眼:“不錯,無論是整體還是個人,這方面實力上的差距都是可以透過鬥志和熱情來彌補,在和大連以及上海的比賽中我們的鬥志和熱情並不遜色,甚至還超過他們兩支隊伍,為什麼我們贏不了他們呢?雖然也有運氣方面的原因,比如我們的頭號射手10號在這兩場比賽裡面最後的射門都沒有進。”
隊員們都笑了起來,裴煒也不好意思的笑了:“教練,別說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