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窩火。
這兩年,皇帝的確是沒少培養良將,宦官也好,之前未成名的將領也罷,分別安插進了各軍營。原來曾在楚雲錚、蘇晗麾下的各將士在這兩年也一直安分守己,向來是對他惟命是從。可到了如今這緊急關頭了,這些人卻是一個又一個地跳出來和他作對,如衛荻濤,如趙靜成等人。
他心裡恨不得把這些人碎屍萬段,卻也只能是想想。大戰在即,斬殺將領必定使得軍心不穩,這些人又都是有著一定的威名或者威望的,哪一個也動不得。
能忍的他都忍了,只希望這些人不會在開戰之後生事,但他的預感很不好,甚至覺得這場仗根本就沒辦法打——讓衛荻濤、趙靜成等人拼盡全力去和楚雲錚、蘇晗對敵,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些人能不調頭投降他就知足了。
看著身邊這些人生氣的日子久了,徐遠就對皇帝生出了怨懟,覺得皇帝是名副其實的昏庸加無能——為君王者,要麼就什麼都不做,既然有了舉動,就該趕盡殺絕,換做是他,楚雲錚之前的黨羽一個都不會留,全部殺盡了事。皇帝若能有這份氣勢,怎會害得他陷進如今的窘境?
到達遼國邊境之前,徐遠就聽說了蘇晗將楚雲錚取而代之與他對陣的訊息,他的心就陷入了空前的不安。
徐遠被皇帝重用期間,曾輪番詢問過很多將領,其中有敬慕蘇晗的,也有橫豎看她不順眼的。他想知道的,無非是蘇晗用兵的規律、擅長的戰術。得到的答案聊勝於無——人們不論是對她抱有什麼情緒,對她作戰都只有簡簡單單一句話:喜行險招,善偷襲。若再問,也只是回他一句善於隨機應變。
沒有戰術、規律可循的對手,誰也沒把握能將她擊敗。所以,徐遠初時得知應戰的人是楚雲錚的時候,很高興,因為皇帝對楚雲錚的戰術是非(提供下載…87book)常瞭解的,出征之前,和他細細地講述過。
如今遼國突然換了將領,等於給了徐遠一個措手不及,原來的打算全都成為了泡影。
如今徐遠只能盼著蘇晗擅於突襲、不善防守。畢竟,如今是他來削藩,主動權掌握在他手裡。繼而,他又是疑惑——楚雲錚把這場仗交給蘇晗來打,那麼他呢?他總不會留在王城哄著他的小郡主吧。
徐遠覺得自己已經可以燒香拜佛自求多福了。
大軍到達遼國邊境,徐遠正在考慮是先出擊還是先安營下寨的時候,就見蘇晗率領五萬人馬出了城、在城外二十里下寨,與他遙遙相望。
想學她突襲是不可能了,只得穩紮穩打,先讓大軍下寨,之後再做打算。
徐遠起初是對蘇晗好奇,不知道一個弱女子何以成為近幾年最出色的將領,到如今,就是不能理解她了——若說她貪圖榮華富貴,在出嫁前多討好皇帝就是了,把自己送到宮裡侍候,什麼樣的榮華得不到;若說她不貪圖,卻又在此時甘願背上反賊的名聲與朝廷抗衡,這下場是一高一低兩個極端,她不會不知道。
使得她走至今日的是什麼呢?感情麼?徐遠不認為是,他自來認為將領、文官與君王無異,動不得情字,陷入情關,就等於有了影響一生的弱點,尤其將軍,若情根深種,就不敢死,捨不得死,從而會失去對戰局的判斷力。
而到了今時今日,徐遠雖然不認為蘇晗是情種,卻無比的希望她是,因為只有這樣,她才會不能專心作戰,才能讓他有機可乘。
徐遠以為蘇晗帶兵出城是本著破釜沉舟的考慮,能讓五萬將士心無他念、抵死抗衡,卻不想,第二日一大早,令他想不到的事情就發生了——
蘇晗一馬當先,帶領幾十名護衛到了他陣前,從東到西,大搖大擺地轉了一圈。
徐遠被氣得臉色發青,誰能告訴他,蘇晗是來做什麼的?是來探望老部下,還是尋找他佈陣的破綻?未免太過猖狂!
他下意識地從手下手裡拿過了弓箭,箭頭對準蘇晗的時候,忽然想起了皇帝下的那道該死的旨意——不能傷及蘇晗。難怪她會這麼肆無忌憚,想必是早已得知了此事。
蘇晗神采飛揚地回到了自己軍營之中,即刻命全軍發動突襲,突襲的正是徐遠薄弱的右翼。
五萬騎兵,都是擅長馬上作戰、短時間對敵的精兵,如餓虎撲食一般,衝到敵軍右翼,如入無人之境。
如果說剛才蘇晗是心裡有底狐假虎威,那麼這五萬將士就是真正的不要命地衝殺。
大周的將士本就信不過徐遠,對蘇晗心存畏'TXT小說下載:www。87book。com'懼或者無意抵抗,見遼國兵馬衝來,二